字好书
简僧求奏望山拄杖

《简僧求奏望山拄杖》

时间: 2025-05-04 03:24:00

诗句

老病龙锺不自持,饱知藤杖可扶衰。

明朝欲入天台去,试就高人乞一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4:00

原文展示:

老病龙锺不自持,饱知藤杖可扶衰。明朝欲入天台去,试就高人乞一枝。

白话文翻译:

我年老体衰,精神不济,深知用藤杖可以支持我的衰弱。明天我想去天台山,试着向高人讨要一根杖。

注释:

  • 老病龙锺:形容年老多病,身体虚弱。
  • 不自持:无法自持,指身体无法自我支撑。
  • 饱知:充分了解,深知。
  • 藤杖:用藤子编制的拐杖。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佛教圣地。
  • 高人:指那些有高深知识或道德的人。

典故解析:

“天台”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山脉之一,象征着灵性的追求和修行的理想。高人则暗示寻求智慧和指引的人,反映了作者对宗教与哲理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兼擅散文、书法、绘画。其作品内容多反映国家兴亡之痛、个人的遭遇与理想。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身体衰弱之际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心灵寄托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年老体衰之际,面对身体虚弱的无奈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诗的前两句直白地描述了老病的现实,显示了作者对于衰老的深刻体会。陆游在这里并不回避衰老的痛苦,而是用藤杖作为支撑,象征着对生活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渴望。

而在第三、四句中,他表达了希望明天能去天台山寻求高人的愿望,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向往,还是对心灵慰藉的追求。天台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修行、悟道相联系,显示了陆游希望能在身体的无力与精神的困顿中,找到一种超越的支撑。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一种对生命的反思与抗争,尽管身体衰弱,依然不放弃追寻精神的力量,体现了陆游不屈的生命态度和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老病龙锺不自持”:老年与疾病使我无法自持,感受到身体的虚弱。
    • “饱知藤杖可扶衰”:我深知藤杖能帮助我支撑衰弱的身体。
    • “明朝欲入天台去”:我明天想去天台山。
    • “试就高人乞一枝”:希望向高人请求一根拐杖。
  • 修辞手法

    • 对比: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追求形成对比。
    • 象征:藤杖象征着生命的支撑与希望,天台象征着精神的追求。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老病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展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藤杖:象征着依靠与支持,体现了老年人的无奈与现实。
  • 天台:代表着理想、希望与追求,寄托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病龙锺”中的“龙锺”指的是什么? A. 龙的锤击 B. 疲惫的样子 C. 年老的状态
    2. 作者明天想去哪里? A. 泰山 B. 天台山 C. 华山
    3. 诗中提到的“高人”是指什么? A. 高大的男人 B. 有智慧的人 C. 权力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衰老与生命的思考。
    • 《秋夕》 by 杜甫:描写了孤独与生命的无常。
  • 诗词对比

    •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此诗中的老病意象形成呼应,都是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力量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寄尹师鲁 寄题上虞苏簿凝虚馆 红梅 和枢密侍郎因看海棠忆禁苑此花最盛 韩希祖隐君武威 过内官孙可久别丛赋赠 古松 春日楼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薰莸不杂 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失神落魄 龙字旁的字 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阿保之劳 杀气 皮字旁的字 包含络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兴妖作崇 众口嚣嚣 糸字旁的字 终穷 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悉皆 森萃 极愿尽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