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9:27
明发大琛山,龟峰引颈来对面。
亭午过戈阳,龟峰缩头不相见。
绿毛蒙茸净如染,紫壳轮囷有班点。
不知七十二钻神不神,桃花市里看最真。
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大琛山显得格外明亮,龟峰仿佛伸长脖子在对面观望。
午时过后,阳光直射,龟峰却缩起头来不愿相见。
山顶的绿毛如同染过一样干净,紫色的龟壳上有着斑驳的花纹。
不知道那七十二个神仙到底是真是假,倒是桃花市里的景色最为真实。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尤其善于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自然之美。
《龟峰》创作于杨万里游历之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感受,体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龟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龟峰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开篇的“明发大琛山”便给人一种清新开朗的感觉,阳光照耀下的山峦显得格外壮丽。而“龟峰引颈来对面”则生动地描绘了龟峰的形态,仿佛在用灵动的姿态回应着诗人的目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午的阳光愈发炽烈,龟峰却因热而“缩头不相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反映出一种人和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接下来的描写“绿毛蒙茸净如染,紫壳轮囷有班点”更是让人感受到山峰的生机与魅力,绿色的苔藓与紫色的龟壳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最后一句“不知七十二钻神不神,桃花市里看最真”则引发了对超自然的思考,诗人以桃花市的真实景象作为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真切和可靠,给人一种宁静的力量。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使人对自然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对真实、自然之美的追求。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龟峰”形象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哪种自然景色的热爱?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龟峰》更多地表现了动感与变化,而王维则更侧重于静谧和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