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54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
作者: 杨万里
晓日秋山破格奇,青红明灭舞清漪。
画工著色饶渠巧,便有此容无此姿。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秋天的山,景色奇特美丽;青色与红色交替闪烁,宛如在水面上舞动的涟漪。
画家用色彩描绘得非常巧妙,然而这样的美丽,似乎没有真实的姿态。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可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艺术表现力的探讨。诗中提到的“画工”与“著色”,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绘画艺术的欣赏。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该诗产生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们纷纷游览山水,进行艺术创作。杨万里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清晨的山水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思考。首句“晓日秋山破格奇”,以清晨的阳光照耀秋山的景象开篇,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接下来的“青红明灭舞清漪”,则通过色彩的变化,表现了水面上的涟漪,如同艺术作品中不断变化的光影。诗人通过对比画工的巧妙与自然的真实,反映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诗人用“画工著色饶渠巧”来赞美画家的技艺,但随即又以“便有此容无此姿”引发对艺术真实的思考,体现了杨万里对美的探索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这种对比不仅突出自然景色的真实美,也暗示了艺术创作中的局限与挑战。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绘画艺术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景色的描绘和对画作的评价,探讨了艺术的真实与虚幻。
诗中“晓日”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
B. 清晨
C. 中午
D. 傍晚
诗人认为画工的技巧如何?
A. 差劲
B. 平常
C. 巧妙
D. 笨拙
诗中提到的“青红明灭”主要描述了什么?
A. 天空
B. 山色
C. 水面
D. 画作
答案: 1-B, 2-C,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