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0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5:01
平湖百顷生芳草。
芙蓉不照红颠倒。
东坡道。
波光潋滟晴偏好。
在广阔的平湖上,芳草生机盎然。
那芙蓉花的倒影,却在水中显得颠倒。
这是东坡所指之地。
波光闪烁,晴天的时候特别美好。
李霜涯,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风受到当时文人文化的影响,常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李霜涯游览湖边时,受自然景观的启发而作。诗中描绘了湖面上的草和荷花,结合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晴偏好》是一首表达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平湖、芳草和荷花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情感。开头的“平湖百顷生芳草”,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宽广和舒畅的感觉。接下来“芙蓉不照红颠倒”则是通过水中倒影的奇特现象,表现出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现实与幻象的思考。
“东坡道”一句,可以看作是对苏东坡的致敬,暗示诗人对其作品的赞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追求。最后一句“波光潋滟晴偏好”,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晴天的湖面波光粼粼,尤为动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晴好天气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境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内心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平湖百顷生芳草”中的“百顷”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波光潋滟晴偏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与李霜涯的《晴偏好》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倾向于表达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慨。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存在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