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4:33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在南斋高卧时,打开窗帘月光刚刚洒落。
清澈的月光在水面和树木间闪烁,
轻轻荡漾在窗户上。
它时而圆满时而缺失,清澈的水面如同古今变化。
美人在清江岸边,今晚的吟唱令人苦闷。
相隔千里我们又能如何,微风轻轻吹拂着兰杜花。
作者介绍:王昌龄(688年-742年),字季凌,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尤其擅长抒情诗。他的诗作常体现出豪放、清新之风,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昌龄与他的堂弟在南斋赏月时,诗中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展现了月下的幽美情景和内心的苦闷。
这首诗以月光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清丽的夜晚。开篇“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即营造出一个清幽的环境,诗人正卧于书房,窗外月光初升,令人心生愉悦。接着,诗人用“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描绘了月光在水面和树木上的映照,清辉如水,如风中摇曳的影子,给人以宁静和美感。
而后“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则引发诗人对月亮变化的哲思,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流逝;这种思考引向对美人、对过往的回忆,诗人似乎在感慨与美人间的距离和时间的流逝。
最后“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更是将思念和孤独感推向高潮,虽相隔千里,却因微风而彼此相连,这种深情的思念令人动容。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体现了王昌龄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渗透着思乡与思念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远方人的渴望,同时也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斋”指的是:
A. 北边的书房
B. 南边的小书房
C. 一座山
“冉冉几盈虚”中的“盈虚”指的是:
A. 水的波动
B. 月亮的圆缺
C. 心情的变化
诗人的情感主要是:
A. 宁静与快乐
B. 思念与孤独
C. 兴奋与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高卧南斋(zhāi)时,开帷(wéi)月初吐。帷:帘幕,一作“帐”。 清辉澹(dàn)水木,演漾(yàng)在窗户。澹:水缓缓地流。演漾:水流摇荡。 冉(rǎn)冉几盈虚,澄(chéng)澄变今古。冉冉:渐渐。一作“荏苒”,指时间的推移。几盈虚:月亮圆缺反复多次。澄澄:清亮透明,指月色。 美人清江畔(pàn),是夜越吟苦。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越吟:楚国庄舄(xì)唱越歌以寄托乡思。这是以越切山阴,意谓想必在越中苦吟诗篇。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共:一作“其”。如何:一作“何如”。吹:一作“出”。兰杜:兰花和杜若,都是香草。兰,一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