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邬文伯

《送邬文伯》

时间: 2025-05-04 04:31:21

诗句

一世邬文伯,三生钟子期。

风流到尊俎,酬介迭埙箎。

去棹趋兰养,来鞯趁菊时。

南湖清镜里,明日欠君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31:21

原文展示:

送邬文伯
作者: 史弥宁

一世邬文伯,三生钟子期。
风流到尊俎,酬介迭埙箎。
去棹趋兰养,来鞯趁菊时。
南湖清镜里,明日欠君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一生中,我送别的正是邬文伯;在我心中,他就如同三世的钟子期。
他的风采如同宴席上的美酒,令人陶醉;而我对他的回应正如音乐的交融。
他离去时,轻舟向着兰花的栽培而去;而在他归来的时候,又恰逢菊花盛开的时节。
南湖的清澈如同明镜,明天我还欠你一首诗。

注释:

  • 邬文伯:指的是邬文伯,可能为史弥宁的朋友或诗中的虚构人物。
  • 钟子期: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因与俞伯牙的友谊而闻名,象征着知音之情。
  • 尊俎:古代宴席上的酒器和食器,代表着高雅的饮食文化。
  • :指的是古代的乐器,可能是指一种簧乐器。
  • 兰养:指的是栽培兰花,象征着清雅的品味。
  • 菊时:菊花盛开的季节,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丰收。
  • 南湖清镜:南湖的水面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可以反射周围的景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字若虚,号云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送邬文伯》是史弥宁在送别友人邬文伯时写的诗,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融合了对古典文化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送邬文伯》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友人邬文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厚感情。首联“一世邬文伯,三生钟子期”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强调了与友人之间的知音关系,表达了对友谊的高度认同。

接下来的两联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使用了“风流到尊俎,酬介迭埙箎”这样的描写,表现出宴席的热闹与朋友间的欢愉。诗人用乐器和饮食的意象,增添了送别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丝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南湖清镜里,明日欠君诗”则回归到对友人的承诺,清澈的湖面映照出的是他们曾经的快乐时光,而明天的诗作则象征着对友谊的继续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世邬文伯,三生钟子期:强调了对邬文伯的珍视,像钟子期一样,象征知音。
  • 风流到尊俎,酬介迭埙箎:描绘了友人之间的欢聚,展现了高雅的文化氛围。
  • 去棹趋兰养,来鞯趁菊时:表现了友人的离去和归来,寓意着时光的流逝。
  • 南湖清镜里,明日欠君诗:表达了对友谊的承诺和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比作音乐,深刻体现了心灵的契合。
  • 对仗:如“去棹趋兰养,来鞯趁菊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反映了人生中珍贵的友情与时光的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的品德。
  • :象征坚韧与成熟,体现秋天的丰收。
  • 南湖:象征清澈与宁静,反映内心的明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钟子期”代表什么?

    • A. 友谊
    • B. 知音
    • C. 离别
    • D. 文化
  2. “去棹趋兰养”中的“兰”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饮料
    • D. 一种食物

答案

  1. B. 知音
  2. B. 一种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邬文伯》:两首诗都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但李白更注重于个人的豪情壮志,而史弥宁则更细腻地展现友情的温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史弥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林梅卿吏部游湖 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 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 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 次韵法观送红梅栽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次韵陈文仲探梅二绝 次韵陈文仲探梅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诈施 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靣字旁的字 付之一笑 尚德缓刑 冰窖 尸字头的字 曰字旁的字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晩晡 赤字旁的字 叨忝 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趋的成语 兰形棘心 逸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