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时间: 2025-05-02 07:49:23

诗句

易学寥寥一线然,谁人口里说先天。

近来惟有朴斋老,白首焚芗尚草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9:23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原文展示:

易学寥寥一线然,谁人口里说先天。
近来惟有朴斋老,白首焚芗尚草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易经学习的感慨,内容简约却深奥,谁能在口头上谈论先天之道呢?最近只有朴斋老者,尽管已白发苍苍,仍在焚烧香火,追寻那深厚的道理。

注释:

  • 易学:指《易经》及其相关的哲学思想。
  • 寥寥:形容数量少,稀少。
  • 一线然:意为简单、微薄的样子。
  • 先天:指宇宙初始的状态,常用于道家哲学。
  • 朴斋:指朴素的书斋,可能是指诗中提到的某位老者。
  • 焚芗:焚烧香火以祭祀或表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
  • 草玄:指对深奥哲理的研究。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史弥宁,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风格清新,常表达对哲学、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上对儒道思想的探讨频繁,诗人通过对古代经典的反思,表达对学问的追求与对老者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哲学学习的艰辛与深邃。开头提到“易学”,表明诗人把焦点放在《易经》的学习上,接着“寥寥一线然”则暗示了这门学问的复杂与难以掌握。诗人的疑问“谁人口里说先天”,引发对哲学言论的思考,是否真的能用语言传达先天之道?接着提及“朴斋老”,可见对学问的敬仰,尽管老者已白发,仍然在追求真理,表现出对智慧与知识的执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学问之渴望,彰显了古人对道理的深度追求与哲学思考的执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易学寥寥一线然”:易经的学习简单却难以掌握,知识的深邃只在一线之间。
    • “谁人口里说先天”:质疑能否通过口头表达宇宙的本源和真理。
    • “近来惟有朴斋老”:提到一位老者,可能是指当时在哲学上有所成就的人。
    • “白首焚芗尚草玄”:尽管年事已高,仍在追求深奥的哲学,体现了学习的恒心和执着。
  •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了易学的复杂与口头表达的无力。
    • 象征:白首象征着知识与经验的积累,焚芗象征着对真理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学习的艰辛与哲理的深邃,表达了对智慧长者的尊敬及对知识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易学”:象征哲学的深邃与复杂。
  • “朴斋老”:象征智慧与追求真理的老者。
  • “白首”:象征时间与智慧的积累。
  • “焚芗”:象征对理念的追求与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易学寥寥一线然”中的“一线然”是什么意思?

    • A. 繁琐复杂
    • B. 简单微薄
    • C. 深奥难解
    • D. 难以言表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朴斋老”指的是?

    • A. 年轻学者
    • B. 追求真理的老者
    • C. 一位诗人
    • D. 文人雅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诗词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与史弥宁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人生与哲理的思考,但李白更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而史弥宁则侧重于对智慧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结了宋代的优秀诗作,帮助理解诗人风格。
  • 《易经》:研究易学的经典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李沆林园 寒食 题杨虢县竹亭 和赵端公九日登石亭上和州家兄 赋得馆娃宫送王山人游江东 送浑别驾赴舒州 送崔邠拾遗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征君读书 送李纵别驾加员外郎却赴常州幕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耐静 戎事倥偬 几字旁的字 奉若神明 枪刀剑戟 道头知尾 米囊花 臣字旁的字 迷头 又字旁的字 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葱的词语有哪些 瓜渎 隹字旁的字 层壁 麦字旁的字 放浪无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