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花朝 其一

《花朝 其一》

时间: 2025-05-12 07:41:43

诗句

今日是花朝,愁随春半销。

山容留雨润,柳色借烟娇。

世乱怀芝草,年丰验麦苗。

海天光霁少,云密谷风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1:43

原文展示

今日是花朝,愁随春半销。
山容留雨润,柳色借烟娇。
世乱怀芝草,年丰验麦苗。
海天光霁少,云密谷风飘。

白话文翻译

今天是花朝节,心中的愁绪随着春天的过半而渐渐消散。山的容貌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丰盈,柳树的颜色在烟雾中显得娇嫩动人。世间动乱,使我怀念那种珍贵的芝草,而今年的丰收则是对麦苗生长的验证。海天之间,阳光明媚的时光少之又少,云层密布,山谷中的风轻轻飘动。

注释

  • 花朝:指的是春天的节日,通常与花卉的盛开有关。
  • 愁随春半销:愁绪随着春天的过半而渐渐消散。
  • 山容留雨润:山的面貌因雨水的滋润而变得更美。
  • 柳色借烟娇:柳树的色彩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美丽。
  • 世乱怀芝草:在动乱的世道中怀念珍贵的芝草,芝草象征着美好和安宁。
  • 年丰验麦苗:丰收的年份见证了麦苗的成长。
  • 海天光霁少:海天之间阳光明媚的时光少之又少,意指天气变化不定。
  • 云密谷风飘:云层密布,山谷中的风轻轻飘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伯元,元代诗人,生活在元代中期。他的诗风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常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黎伯元的作品兼具清新自然和深邃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花朝 其一》创作于元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花朝节作为春天的象征,也代表了希望与重生,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思考。

诗歌鉴赏

《花朝 其一》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提到“今日是花朝,愁随春半销”,这句将自然变换与内心感受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愁绪的逐渐消散。接下来的“山容留雨润,柳色借烟娇”,描绘了春雨后的山和柳,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象征。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社会的思考,诗人感受到“世乱怀芝草”,表达了在动荡的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渴望,而“年丰验麦苗”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希望,暗示在动荡中依然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最后两句“海天光霁少,云密谷风飘”则营造了一种阴郁的气氛,虽然春天带来了希望,但现实的复杂和不安却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动乱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日是花朝,愁随春半销:今天是花朝节,心中的愁绪随着春天的过半而渐渐消散。
  2. 山容留雨润,柳色借烟娇:山因雨水而显得更加丰盈,柳树在烟雾中显得娇嫩。
  3. 世乱怀芝草,年丰验麦苗:在动乱的社会中怀念芝草,而丰收的年头则是对麦苗生长的印证。
  4. 海天光霁少,云密谷风飘:海天之间阳光明媚的时光少,云层密布,山谷中的风轻轻飘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随春半销”,将愁绪和春天的变化进行对比,形象生动。
  • 拟人:山容、柳色等拟人化的描述,使得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如“海天光霁少,云密谷风飘”,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探讨了希望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动荡社会的思考。诗人在春天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同时又无法忽视外界的动乱,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朝:象征春天的开始与生命的复苏。
  • :内心的忧虑与不安,反映了社会的动荡。
  • 山、柳:自然景物,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芝草: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宁静的向往。
  • 麦苗:象征丰收与希望,代表着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花朝 其一》是哪个节日的诗歌?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花朝节
    • D) 冬至
  2. 诗中提到的“愁随春半销”,说明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渴望
    • D) 忧愁逐渐减轻
  3. “世乱怀芝草”中的“芝草”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与安宁
    • C) 权力
    • D) 友谊

答案

  1. C) 花朝节
  2. D) 忧愁逐渐减轻
  3. B) 美好与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花朝 其一》与苏轼的《春宵》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宵》更侧重于浪漫情怀,而《花朝 其一》则将自然景象与社会动荡结合,展现出更深层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虽然不同,但都蕴含着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小金山 隐居 梦徐道行 题兰溪郑仲循廛隐卷 送林邦楚秀才以书成还吴航予将北上 送陶仲钧还长乐 送高廷礼应荐之京 寄二甥 送宇文岗还朔州 题淅津归棹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腾虎啸 页字旁的字 居第 冰消瓦解 先字旁的字 涓壤 包含嫂的词语有哪些 誊画 目字旁的字 还年却老 痴云腻雨 眼皮跳 米字旁的字 花娇柳亸 火字旁的字 盈篇累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