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8:36
读史有感
作者: 黎伯元 〔元代〕
姓名竹帛数行纪,官爵枭卢一掷成。
忙里犊车终取侮,贫中马磨足为生。
鹃啼地气真能验,凤去河流未肯清。
谁信文章传死后,百壶春酒且须倾。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悟与个人的反思。诗中提到的“姓名竹帛数行纪”意指历史上关于个人的记载仅仅是几行文字,而“官爵枭卢一掷成”则暗示官位和权势的获取往往依赖运气。生活的艰辛通过“忙里犊车终取侮”表现出来,表明在忙碌中仍难免受到侮辱。而“贫中马磨足为生”则描绘了在贫困中生存的艰难。后两句提到的“鹃啼地气真能验”与“凤去河流未肯清”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与历史的流转,最后一句“谁信文章传死后,百壶春酒且须倾”则表达了对人死后名声的怀疑和对享受当下生活的呼唤。
作者介绍:黎伯元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沉淀。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黎伯元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感慨。
《读史有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首联“姓名竹帛数行纪”,一语道破历史的无情和个人的渺小,历史上许多名人的事迹不过是几行文字,令人感慨。随后,诗人用“官爵枭卢一掷成”揭示了官位和权力的偶然性,暗示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无力。
中间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忙里犊车终取侮,贫中马磨足为生”,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屈辱和困境。诗人以“鹃啼地气真能验”引入自然与命运的关系,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命运的不可测。
最后一句“谁信文章传死后,百壶春酒且须倾”则是对名声与享乐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说,死后名声的流传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相信,不如及时行乐。这种对生命的感悟,既有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享受当下生活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历史记录的媒介是什么?
“官爵枭卢一掷成”意指什么?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