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王兆明惠梅花诗二十首口占谢之

《王兆明惠梅花诗二十首口占谢之》

时间: 2025-05-10 04:13:28

诗句

腊前再雪已相侵,年后更连人日阴。

欲问梅花苦无地,把君诗卷得参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3:28

原文展示:

腊前再雪已相侵,年后更连人日阴。欲问梅花苦无地,把君诗卷得参寻。

白话文翻译:

腊月前再次下雪已经侵袭,年后更是连绵不断的人日阴天。想要询问梅花的情况却无处可寻,只能通过你的诗卷来参悟寻找。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前:指腊月(农历十二月)之前。
  • 再雪:再次下雪。
  • 相侵:侵袭,影响。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传说中的人日。
  • 苦无地:苦于无处,找不到。
  • 诗卷:诗集,诗作。
  • 参寻:参悟寻找。

典故解析:

  • 人日:古代传说女娲在第七天造人,故称正月初七为人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交往,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对王兆明赠送梅花诗二十首的感谢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王兆明诗作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梅花难以寻觅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腊月前后的雪景和阴天,通过“腊前再雪已相侵,年后更连人日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压抑的氛围。后两句“欲问梅花苦无地,把君诗卷得参寻”则转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渴望和对王兆明诗作的欣赏。诗中“苦无地”一词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寻觅之难,而“把君诗卷得参寻”则体现了诗作的间接性和想象空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前再雪已相侵:腊月前再次下雪,已经带来了侵袭和影响。
  2. 年后更连人日阴:年后更是连绵不断的人日阴天,天气持续阴沉。
  3. 欲问梅花苦无地:想要询问梅花的情况却无处可寻,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渴望和寻觅之难。
  4. 把君诗卷得参寻:只能通过你的诗卷来参悟寻找,体现了对王兆明诗作的赞赏和依赖。

修辞手法:

  • 对仗:“腊前再雪已相侵,年后更连人日阴”中“腊前”与“年后”,“再雪”与“更连”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苦无地”比喻作者对梅花的寻觅之难,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腊月前后天气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王兆明诗作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梅花难以寻觅的遗憾。整首诗情感基调含蓄而深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寒冷、纯洁、侵袭。
  • 阴:阴沉、压抑、持续。
  • 梅花:坚韧、高洁、难以寻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腊前再雪已相侵”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天气?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D

  2. “欲问梅花苦无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梅花的喜爱 B. 对梅花的厌恶 C. 对梅花的寻觅之难 D. 对梅花的无所谓 答案:C

  3. “把君诗卷得参寻”中的“君”指的是谁? A. 作者自己 B. 王兆明 C. 梅花 D. 其他诗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强调梅花的坚韧和清香,而赵蕃的这首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梅花的寻觅和赞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深入分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浯溪中兴颂二首 题灵丰庙壁 赠柳敬亭 小秦淮曲 其三 小秦淮曲 其二 小秦淮曲 其一 寄吴梅村先生 戊戌仲冬九日陈其年初过塞庐宴集即席限韵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额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望的词语有哪些 寒心销志 颓乏 时至运来 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鸾锦 厂字头的字 朝夕不保 饬成 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武兼备 龍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屮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平淡无味 千万买邻 倾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