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20
原文展示:
送赵成都五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蜀道当谋帅,维城孰愈公。 夷陵护江左,斜谷顾关中。 北虏心豺虎,南蛮势蚁蜂。 守攻虽有异,镇抚不妨同。
白话文翻译:
在蜀道之上,应当精心挑选统帅,谁能比您更胜任呢? 在夷陵之地守护江左,斜谷之地则需关注关中。 北方的敌人如豺虎般凶猛,南方的蛮族则如蚁蜂般势众。 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策略虽有不同,但镇守与安抚的方针却可以相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著名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赵蕃为送别某位即将赴任成都的重要官员而作,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期望和祝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中国南北分裂,北方有金国,南方有宋朝。诗中提到的“北虏”和“南蛮”反映了当时南北的紧张局势。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即将赴任的官员的期望,希望他能有效地镇守边疆,抵御外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蜀道、夷陵、斜谷等地的描述,展现了宋代边疆的紧张局势。诗人用“豺虎”和“蚁蜂”来形容北方的敌人和南方的蛮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敌人的凶猛和势众。最后两句“守攻虽有异,镇抚不妨同”,提出了防守和进攻虽有不同,但镇守与安抚的方针可以相同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诗人对军事战略的深刻理解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边疆的防守和战略,强调了在紧张的军事局势下,如何有效地镇守边疆,抵御外敌,并提出了防守和进攻虽有不同,但镇守与安抚的方针可以相同的战略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道”是指哪个地区? A. 四川 B. 陕西 C. 湖北 D. 河南
“北虏心豺虎”中的“北虏”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敌人 B. 南方的敌人 C. 东方的敌人 D. 西方的敌人
诗的最后两句“守攻虽有异,镇抚不妨同”表达了什么思想? A. 防守和进攻应该完全相同 B. 防守和进攻应该有所不同 C. 防守和进攻虽有不同,但镇守与安抚的方针可以相同 D. 防守和进攻应该完全不同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