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0:04
《坟墓第一百三十九》
作者:文天祥 〔宋代〕
别离已五年,不及祖父茔。
霜露晚凄凄,痛哭松声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祖父的深切怀念和哀痛之情。离别已经五年,作者觉得自己所经历的痛苦不如祖父的坟墓那样深重。晚上的霜露凄凉,作者在这寂静的夜晚痛哭,松树的声音在他的哭泣中回响。
文天祥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曾为抵抗元朝入侵而奋斗。诗中提到的“祖父茔”,代表着对祖辈的追忆和敬仰,反映出他对家族传统的珍视,也体现了对亲人离去的深切哀痛。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天祥,号宋江,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和诗人。他以忠诚和才华闻名于世,著有《文山诗文集》。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文天祥被捕后,他在监禁中追忆故人和家族,饱含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对国家和家庭的忠诚。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四句,展现了强烈的情感与深刻的思索。文天祥以“别离已五年”开头,直接点出时间的漫长与个人的孤独,接着以“不及祖父茔”来对比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失去。祖父的坟墓不仅是一个物理的存在,更是情感的寄托和传统的象征。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霜露晚凄凄”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冷清与悲凉,与个人的内心情感形成呼应,进一步突显了他对祖父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最后一句“痛哭松声回”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松树的声音在哭泣中回响,象征着孤独与哀怨,表达了诗人对祖父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主要是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对家庭和故土的眷恋。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离别多久?
A. 三年
B. 五年
C. 十年
诗中“霜露晚凄凄”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温暖
B. 凄凉
C. 喜庆
“痛哭松声回”中,松声的回响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哀伤
C. 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