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6:52
晚景萧疏画不成,
晚花作意出繁英。
鲜明独向霜露见,
烂熳随蒿艾生。
南国骚人知有待,
西风蝴蝶更多情。
南山正在悠然处,
安得芳樽与细倾。
晚景显得萧条,画作无法完成;
傍晚的花儿有意绽放出繁多的花朵。
鲜艳的色彩在霜露中显露,
繁盛的花朵与蒿草、艾草一起生长。
南方的骚人知道还有等待,
西风中蝴蝶的情感更加浓厚。
南山此刻正悠然自得,
怎么能不斟美酒,细细品味呢?
“南国骚人”指的是南方的文人,通常与优雅的生活和情感密切相关。诗中提到的“蝴蝶”和“西风”则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包含着对自由、爱情和生命的向往。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溪,金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晚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野菊,其二》以晚秋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萧条与诗人内心的感触。诗的前四句通过描绘萧疏的晚景和绽放的花朵,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尤其是“鲜明独向霜露见,烂熳随蒿艾生”,将霜露与蒿艾相结合,突出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的共存与抗争。
后四句则转向诗人的思索与情感,尤其是“南国骚人知有待,西风蝴蝶更多情”,表现了对诗人身份的认同与对生活的期待。最后一句“安得芳樽与细倾”,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他深刻的哲思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自然的美丽与人文情感展开,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国骚人”指的是:
A. 北方的诗人
B. 南方的文人
C. 只爱花草的人
“安得芳樽与细倾”表达了诗人: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酒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