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8
原文展示:
江城子
梅梅柳柳闹新晴。趁清明。凤山行。画出灵泉,三月晋兰亭。细马金鞍红袖客,能从我,出重城。赏心乐事古难并。玉双瓶。为冠倾。一曲清歌,休作断肠声。头上花枝如解语,应笑我,未忘情。
白话文翻译:
梅花和柳树在新晴的阳光下争相妍丽。借着清明的时节,我们去凤山游玩。描绘出的灵泉,正如三月时的兰亭。细马配金鞍,红袖的客人愿意陪我走出重城。让人愉悦的事情古往今来都难以并存。玉瓶倾斜,酒水溢出。一曲清歌,切莫唱成断肠的悲声。头上的花枝仿佛会说话,应该会嘲笑我,依旧未忘旧情。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江城子》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词作,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通过梅花和柳树的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清明时节,踏青游玩,正是与友人共赏春光、畅叙旧情的好时光。
在细马金鞍的描写中,诗人不仅展示了高雅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又转向了对往昔情感的回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尽管身处春光明媚之中,诗人却无法忘却过往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个作品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层次。
诗的结尾用“头上花枝如解语,应笑我,未忘情”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旧情的眷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坚韧。整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人情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往昔情感的怀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提到的“清明”是指哪个节日?
“玉双瓶”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一曲清歌,休作断肠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江城子》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但苏轼更多关注人生哲理,而元好问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缅怀。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显得细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