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5:34
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
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
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
谁能酿沧海,尽醉区中民。
古代的日子已经远去,世间的伪事没有一件是真实的。
只有在醉酒的地方,仍然留存着羲皇的纯朴。
圣教的道理难以实践,因此才看到酒的力量神奇。
谁能够酿造出沧海,让世人尽情醉倒在这片区域呢?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子骏,号穷睇,金朝人,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尤其擅长写饮酒、抒怀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饮酒抒发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表达了对古代纯朴理想的追怀和对现实的反思。
元好问的《饮酒五首 其二》通过对古代的回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去古日已远”便直指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诗人感受到古代的纯真与现实的虚伪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失落。接着,诗人提到“醉乡地”,这不仅是对饮酒的描绘,更是对一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在醉酒之中,诗人似乎找到了羲皇时代的美好与纯粹,这种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在诗中得以体现。
随着诗意的深入,“圣教难为功”一语揭示了道德教化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无奈,诗人通过“酒力神”来强调酒在某种程度上的解脱与慰藉,展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谁能酿沧海”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极高追求与对理想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当时社会的嘲讽与批判。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过去美好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展示了元好问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古代理想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通过饮酒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羲皇”象征着什么?
“谁能酿沧海”中的“沧海”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圣教的看法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同样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与人生的哲学,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洒脱,而元好问则在沉郁中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