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6:35
狼烟
三道狼烟过碛来,
受降城上探旗开。
传声却报边无事,
自是官军入抄回。
三道狼烟在沙石地带升起,
受降城上分别探出旗帜。
传来的消息却说边境安宁,
实际上是官军已经返回进行了抢掠。
“狼烟”作为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信号,通常用于传递战事信息,具有强烈的战斗色彩。这里的“狼烟”不仅仅是对战争的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隐喻。受降城的设立与狼烟的升起,反映出当时边境局势的不安定。
薛逢,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以写边塞诗闻名,作品多反映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辛劳,其风格简练而富有力量。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境战争频繁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狼烟与受降城,反映出战斗的紧迫和士兵的心态,同时也揭示了官方对于战事的掩盖与真实的反差。
《狼烟》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边塞战事的复杂情形。开头的“三道狼烟”给人以紧迫感,仿佛瞬间带我们进入了战场的氛围,令人心生恐惧。接着“受降城上探旗开”,这一句话不仅描绘了战争中的信号传递,也展现了士兵的期待与不安。随后“传声却报边无事”则揭示了官方对战事的隐瞒与士兵的无奈,形成强烈的反差,令人感到悲凉与无力。最后一句“自是官军入抄回”则将战事的真实面目展现出来,官军的回归并非胜利,而是对资源的掠夺,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战争的反思与对民众困境的关怀,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引发读者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境战事,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真相的渴望。诗人在展现战争现实时,流露出对人们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直观的战争含义,还隐含了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狼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斗
C. 安宁
诗中提到的“受降城”主要用来表示什么?
A. 城镇的繁荣
B. 战争的前沿
C. 人民的安居
“传声却报边无事”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幸福
B. 失望与无奈
C. 平静
答案: 1.B 2.B 3.B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狼烟》这首诗的情感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