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8:11
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
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
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
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
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
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
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
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
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来。
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片时事。
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
你难道没有看到吗,马侍中,气吞河山被称为英雄;
你难道没有看到吗,韦太尉,二十年前镇守蜀地;
一朝死去归于黄泉,功业声名都已憔悴;
奉诚园中杂草丛生,长兴街南沙路平坦;
当年豪杰身在何方,今日子孙无地可耕;
或许听说他在异乡安然度日,文官们在天上随意浮沉;
清明节即便有天使前来,一把纸钱随风飘落在树梢;
碑文半缺碑堂坍塌,祁连山的坟墓如同狐兔出没;
野花如雪,不知落在何处,棠梨树下香风阵阵;
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都是瞬息万变;
人生倏忽间如梦,何必执着于权位?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人生哲理和对历史的感慨为主。其诗风沉郁,善于运用历史典故,表达对权势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但也隐含了对权力和名利的反思。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死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
《君不见》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通过对马侍中和韦太尉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权力的脆弱。诗人开头以“君不见”两句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变迁,随后通过对这两位英雄的描述,揭示了他们曾经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
在细节描写上,诗人运用“冥漠归下泉”等意象,表现出对死亡的思考,以及功名利禄在死亡面前的无力感。同时,诗中“奉诚园里蒿棘生”暗示了曾经的荣华已被荒凉所替代,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诗的最后,诗人以“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总结了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即对权力和名利的反思与释然。诗人借助历史人物的兴衰,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不必过于执着于权势。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历史人物兴衰的感慨,揭示了权力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对马侍中与韦太尉的回忆,思考人生的意义,强调珍惜当下,不必过于执着于权力。
马侍中和韦太尉分别代表什么?
A. 平民和士兵
B. 英雄与权臣
C. 文人和农民
诗中提到的“清明”是指什么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诗人的态度是对权位的追求还是对权位的放弃?
A. 追求
B. 放弃
C. 无所谓
答案: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薛逢的《君不见》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人生的不确定性,而杜甫则更多的是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历史的兴衰,后者则关注个人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