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中送北使二首 其一

《南中送北使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21:03:34

诗句

传闻合浦叶,曾向洛阳飞。

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

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

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

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34

原文展示:

传闻合浦叶,曾向洛阳飞。
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
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
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
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

白话文翻译:

听说合浦的叶子曾经飞向洛阳。
不知道何时南风会来,能否带回北方的使者。
年轻的女子在山岭上停下,白发人对着秋天的衰败。
高歌无处可见,层层的楼阁不能违背。
谁会怜惜那炎热海岸的曲折,泪水已尽,衣衫沾满鲜血。

注释:

  • 合浦叶:指一种植物,传说中它的叶子能够渡过千里,象征着希望和思念。
  • 洛阳:古都,象征着繁华与怀念。
  • 南风:象征着带来消息的风,寄托着对归来的期盼。
  • 红颜:年轻的女子,表示青春的美好。
  • 白首:指年老的人,象征着沧桑与时光的流逝。
  • 层堂:高楼大厦,象征着社会的繁华与隔阂。
  • 炎海:比喻艰难险阻的旅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说,字仲明,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 创作背景:唐代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悲伤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写,深刻表达了离别和思念的主题。开篇以“合浦叶”引入,象征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接着提问“何日南风至”,表现出对归来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则通过对比年轻与年老,表现了人生的变迁和对青春的眷恋。“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则体现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无法实现的高歌让人感到无奈与失落。而最后一句“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则是对艰难旅途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离开故乡、心系亲人的深切感情,令人不禁思索人生的意义和归属感。这首诗在情感的表现上深沉而细腻,展现了张说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提及合浦的叶子,象征着希望和思念。
    • 第二联表达了对南风的期待,暗示归来的渴望。
    • 第三联通过红颜与白首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轮回与时光的无情。
    • 第四联则表现了高歌的无奈,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
    • 最后两句感叹生命的艰辛,流露出对过往的伤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合浦叶比喻思念,南风比喻希望。
    • 对仗:如“红颜”与“白首”,展现了对比之美。
    • 排比:表现情感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离别、思念、人生无常的主题展开,展现了诗人对故土、青春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合浦叶:象征希望与思念。
  • 南风:象征归来的渴望。
  • 红颜与白首:展现了人生命运的对比。
  • 层堂:象征社会的繁华与隔绝。
  • 炎海:表现人生旅途的艰难。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合浦叶”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思念
      • C. 财富
    2. 诗中提到的“南风”意味着什么?
      • A. 雨水
      • B. 归来的希望
      • C. 战争
    3. 诗人通过“红颜”和“白首”展示了什么?
      • A. 年轻与老去
      • B. 财富与贫穷
      • C. 美与丑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送友人》
  • 诗词对比

    • 张说的《南中送北使》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悲伤,后者则表现了壮丽的山河与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不同,前者细腻,后者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乐道示长句辄次韵 和原甫安福院二绝 其一 行庆关 送戴处士还卢州 陪尧夫兄弟一饭清话 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 其二 又和馆西迎驾 和宋中散寄景仁新池 和景仁元夕 游福圣院呈审言诸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锲而不舍 包含秩的词语有哪些 小屈大伸 麥字旁的字 寡不敌众 鬯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淑慝 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书展 己字旁的字 镫骨 边守 水字旁的字 梓匠轮舆 飘零蓬断 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毛子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