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4:41
放言
作者:王禹偁 〔宋代〕
荣枯祸福转如轮,幽暗难欺有鬼神。
天上若无司报者,世间争向不平人。
夏虫莫怪冰壶色,秋隼休猜月窟身。
吾道斯文如未丧,且凭方寸托穹旻。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荣辱与祸福如同车轮般循环不息,世间黑暗的事情难以逃避神明的监视。如果天上没有掌管因果报应的神祇,那么世间的不平之事又怎能得到公正的解决呢?夏天的虫子不必埋怨冰冷的水壶,秋天的猎隼也不必猜疑月亮的阴暗。我的理想和文化并未消失,愿意依赖内心的坚定,托付于广阔的天空。
作者介绍:王禹偁,字宗道,号雪窗,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词清新明快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上兼具理性与感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禹偁的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他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世事的看法,强调因果法则和内心的坚持。
《放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轮回的深刻理解。开篇用“荣枯祸福转如轮”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循环,暗示无论是荣华还是贫贱,终究都会经历变化。接着引入鬼神的概念,诗人认为世间的黑暗与不公并非无视,而是有更高的力量在制衡。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渴望与对失败的反思。
在后两联中,诗人用自然界的事物作比,夏虫因冰色而无奈,秋隼因月窟而迷惘,寓意人类常常因局限的视角而无法看清真相。最后,诗人重申内心的坚定,表明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他仍然要坚持文化与理想。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与反思,展现了王禹偁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理想与坚持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社会正义和未来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荣枯”指的是什么?
A. 人生的变化
B. 四季的更替
C. 财富的拥有
D. 自然的规律
“天上若无司报者”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A. 上天是公正的
B. 世事无常
C. 人不能逃避责任
D. 社会不平等
“夏虫莫怪冰壶色”中的“冰壶”象征什么?
A. 冷酷的现实
B. 美好的未来
C. 人生的希望
D. 友谊的坚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