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7:55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贤人虽学心无闷,君子须知道自消。
德似仲尼悲凤鸟,圣如姬旦赋鸱鴞。
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
青女祝融如不党,愿分金石与山苗。
贤人即使学习也不会感到忧闷,君子应当懂得自我消解。
德行如孔子感叹凤鸟的悲伤,智慧如姬旦的赋诗惋惜鸱鸮。
观看松树的美好,应该等到严霜降临时;检验玉石的品质,必须用烈火来烧。
青女与祝融如果不偏袒的话,我希望能将金石与山苗一同分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禹偁(988年-1058年),字季友,号君谟,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创作背景: 《放言》写于王禹偁对社会和个人道德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贤人君子的期望及对人生态度的哲学思考。
王禹偁的《放言》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象而著称,表达了对贤人和君子的思考与期望。全诗以“贤人”和“君子”开篇,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诗中提及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和姬旦,既是对先贤的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诗中“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通过自然界的现象来阐述人应当经历考验,方能显现本质。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更具力度,呼应了主题的深刻性。最后一句“青女祝融如不党,愿分金石与山苗”不仅展现了对公正分配的渴望,也表达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整体风格清新,富有意蕴,展现了王禹偁的高尚情操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贤人和君子的自我修养、社会责任,强调经历考验后才能显现真正的本质,倡导公正与公平。
意象词汇:
每种意象都富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不同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