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8:52
移任长洲县,扁舟兴有余。
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
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
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
我被调任到长洲县,乘坐小船,心情愉悦。
船篷高时,能看到明月;划桨稳当,不妨碍我写作。
雨后的芦苇枝条显得青翠,霜后的蓼穗则稀疏而红。
此次出行是为了写作,不是为了捕鱼。
《赴长洲县作》是一首抒发诗人调任长洲县后心情愉悦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舟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开篇提到“移任”,即表明了诗人处于一种新的环境,而“扁舟兴有余”则表现了他在此地的愉悦心情。接下来的描绘,无论是“篷高时见月”,还是“棹稳不妨书”,都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一边享受自然之美,一边不忘创作,充分体现了文人对自然和写作的热爱。
对于雨后的芦苇和霜后的蓼穗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更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则将诗人的创作目的明确化,表明他并不是为了物质的收获而行,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艺术的提升。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心境和对文学的热爱,令人赞叹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洲县”是什么地方?
A. 一个城市
B. 一个县
C. 一个村庄
诗人此次出行的主要目的是?
A. 捕鱼
B. 写作
C. 游玩
诗中描绘的“雨碧芦枝”代表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生机勃勃的自然
C. 冬天的寒冷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