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13
流芳斜谷出师表,
遗臭樊城受禅碑。
芳臭即今皆判矣,
鲍鱼难揜祖龙尸。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名声与遗臭。首先提到的“流芳斜谷”意指刘备的《出师表》,这是流芳百世的表文;而“遗臭樊城”则指的是曹操的禅让碑,留下了坏名声。时至今日,这一切都已被历史所判定,“芳臭”二字说明了名声的两面性,正如鲍鱼这等美味也无法掩盖祖龙的尸体,暗示即便有美好的表象,也难掩其下的丑陋。
刘克庄(1187-1269),字景祺,号白云,南宋诗人,擅长诗词,性格豪放,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历史变迁的时期,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芳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揭示了名声与遗臭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与感叹。诗中通过“流芳斜谷”与“遗臭樊城”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正义与忠诚,后者则代表着权力的腐败与丑陋。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蕴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视角。
通过鲍鱼难掩祖龙尸的比喻,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表象与实质之间的矛盾,揭示出在历史的长河中,声名显赫的人物也难逃历史的评判。诗歌的结构严谨、意象鲜明,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思辨性,反映了作者对人性与历史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反映了历史人物的双面性,名声的光辉与臭名的丑陋,强调了历史的真实与深刻,警示后人要看清表象背后的真相。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替出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传达出深刻的历史哲理与人性思考。
“流芳斜谷”中的“流芳”指的是什么?
A. 恶名
B. 美名
C. 传说
D. 城市
诗中提到的“鲍鱼”象征什么?
A. 美味
B. 重要人物
C. 表面的美好
D. 历史
“芳臭即今皆判矣”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历史无法改变
B. 名声与臭名都已被评判
C. 表现与内在无关
D. 名声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