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2:52
《蝶恋花》 ——晏殊
梨叶疏红蝉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咽。
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蛩吟珠露结。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
朱帘一夜朦胧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末初秋的夜晚,梨树的叶子稀疏,红色的叶子上只剩下一些蝉声消逝。银河在空中高悬,微风吹动,笛声听起来凄凉而切心。刚刚躺下,感觉到枕头和席子的凉意,时钟滴答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是谁让燕子轻易地离开了呢?在草丛中,蟋蟀低吟,露珠凝结。酒醒后却不记得归来的时节,心中有多少话还未能倾诉。朱色的帘子下,朦胧的月光洒落一夜。
“社燕”指的是社交的燕子,寓意着离别与相聚的无奈,常在古代诗词中出现,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晏殊(991-1055),字仲明,号小山,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政治家。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尤其擅长词作,开创了“婉约派”的风格。
《蝶恋花》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寄托个人情感与对现实的思考。
《蝶恋花》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展现了孤独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秋交替之际的情景,既有自然界的变化,也有内心的叹息。开篇的“梨叶疏红”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气息,也隐含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感伤。
在整首词中,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冷、凄凉的氛围。尤其是“谁教社燕轻离别”一句,表达了对朋友或爱人的思念与无奈。而“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则呈现出一份迷惘与失落,仿佛在流逝的时间中,连归去的时刻也变得模糊。
最后一句“朱帘一夜朦胧月”,用朦胧的月光来结束整首词,既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晏殊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之苦的感慨,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必要。
“梨叶疏红”中“疏”是什么意思?
A. 稠密
B. 稀少
C. 美丽
D. 破碎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离别与思念
C. 生活的快乐
D. 对未来的展望
“朱帘一夜朦胧月”中“朦胧”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模糊
C. 清晰
D. 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