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3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33:17
月华清·十六夜月 其四
相望红轮,仍圆皓魄,海云练练才吐。
七实重修,依样昨宵琼宇。
爱清光千里君同,称二八紧联三五。
延伫。料广寒再舞,一回霓羽。
漫信羲和填注。取蓂叶平分,晦期倒数。
秋也才中,佳节何妨让与。
问夜来踏月娇娃,剩多少画桥香雾。
蟾免。愿从今休缩,一丝儿许。
诗的意思是:
遥望那红色的圆月,依旧是那皎洁的光辉,海面上的云彩轻柔飘散。七颗星星重新排列,仿佛又回到昨夜那美丽的琼宇。爱那清澈的月光,千里之外你我共享,正如二八年华紧紧联结三五明月。
我停留在此,想象广寒宫中再度舞动的仙女,仿佛看到那霓裳羽衣在空中飘荡。
不必相信羲和的注释,取来蓂叶平分,数着阴历,期待着那个月圆的日子。
秋天正当时,佳节何妨少一些让步。
我问你,夜晚踏月而来的娇娃,剩下多少画桥上的香雾?
愿那月亮别再缩小,留给我一丝的光辉。
作者介绍:
黄之隽,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常有悠远的意境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节前后,正值农历八月十五附近,诗人借助月亮的圆满象征团圆的美好,表达对明月和佳节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美好的期盼。
这首《月华清·十六夜月 其四》以月亮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月光和佳节的深切感受。开头以“相望红轮,仍圆皓魄”描绘了明亮的圆月,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还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爱清光千里君同”,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整首诗融汇了自然景色与人情,既有对月亮的赞美,也有对佳节的期待。诗中使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如“广寒再舞”、“霓羽”等,增添了诗的梦幻感和诗意。此外,诗人在最后提到的“剩多少画桥香雾”,则是对美好记忆的追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索,诗人让我们感受到在月下的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引发了对团圆与情感的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诗人对月光的崇敬和对生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红轮”、“皓魄”等词语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明月和中秋佳节,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团圆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轮”指的是: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爱清光千里君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历史的追溯
诗中提到的“广寒”是指:
A. 一种植物
B. 月亮中的宫殿
C. 秋天的季节
D. 一种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黄之隽的《月华清·十六夜月 其四》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突出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念。两首诗同样以月亮为主题,却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