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1:02
沁园春 其五 读董舜民苍梧词,赋赠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六代风流,江左文豪,仗策北来。
羡一编在箧,餐霞霏玉,千秋自赏,绝艳惊才。
憔悴江潭,逡巡京洛,十载兰成意可哀。
芒鞋遍,仗乌丝綵笔,抒写孤怀。
而今名满燕台。看鞭弭中原何有哉。
尽危楼百尺,从君高卧,旗亭群伎,聊与徘徊。
雪苑人稀,酒垆风邈,读罢新词倦眼开。
期成赋,有黄金为寿,一拂尘埃。
这首诗描写了江左的文豪六代风流,仗剑北上。诗人羡慕他的才华,收藏着他的作品,享受着那份光辉与惊艳。然而,诗人在江边和京城之间徘徊,感叹十年来的努力与追求是多么的令人惋惜。穿着草鞋,手握乌丝彩笔,抒发着孤独的情怀。如今,名声已满燕台,回望中原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即使在高楼百尺之上,和君子共睡,听着酒楼的歌声,也只是闲逛而已。雪中人稀,酒肆风远,读完新词,眼睛倦怠了。期望能完成赋诗,愿以黄金为寿,一拂尘埃。
作者介绍:梁清标,明代文学家,因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而著称,尤其擅长赋诗,常以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阅读了董舜民的《苍梧词》之后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人的敬仰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这首《沁园春 其五》通过对董舜民词作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开篇即以“六代风流,江左文豪”引入,展现了对江左文人的崇敬之情。接下来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惆怅,尤其是“十载兰成意可哀”一句,仿佛是在感叹自己的创作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江边和京城的徘徊,表现出一种对名声的追求与内心的空虚。尽管名声已遍及燕台,但在“看鞭弭中原何有哉”中,诗人再度表达了对中原文化的失望与无奈。在高楼之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虽然有酒有歌,却也不过是消遣而已。
诗的最后,诗人希望能以黄金为寿,象征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尘世的超脱。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在优美的词句中透出了一丝沉重的哲理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人的敬仰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孤独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六代风流”是指哪个地区的文豪?
填空题:诗人感叹“十载兰成意可____”。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名声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望。(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梁清标的《沁园春 其五》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思考,但杜甫更加强调对国家和历史的忧虑,而梁清标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情感与文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