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室揭刘元城陈了斋像以自厉

《书室揭刘元城陈了斋像以自厉》

时间: 2025-04-28 23:36:50

诗句

我昔天台游,偶得陈公像。

以公谪是邦,祠堂悬真相。

寻执宪于衡,复得划元城。

以公子孙寓,家传遗写真。

揭之书室内,朝夕得晤对。

焉能为之役,妄意他年配。

刘公色贞坚,疾惇固宜然。

陈公甚和易,排京乃敢言。

惇京为腐草,二公长不老。

汝其择于斯,庶以传不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6:50

原文展示

《书室揭刘元城陈了斋像以自厉》
作者: 高斯得(宋代)
我昔天台游,偶得陈公像。
以公谪是邦,祠堂悬真相。
寻执宪于衡,复得划元城。
以公子孙寓,家传遗写真。
揭之书室内,朝夕得晤对。
焉能为之役,妄意他年配。
刘公色贞坚,疾惇固宜然。
陈公甚和易,排京乃敢言。
惇京为腐草,二公长不老。
汝其择于斯,庶以传不朽。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游览天台山,偶然得见陈公的画像。
因为他被贬谪在此地,祠堂里悬挂着他的真像。
之后我翻看宪法,发现了刘元城的记载。
陈公的子孙世代居住,家中传承有他的遗像。
将他的像揭挂在书房里,朝夕都能见到他。
怎么能为了这副画像而劳累,妄想与他相配?
刘公的面容坚贞,性情正直自当如此。
陈公则温和易近,敢于在京城直言不讳。
惇京如同腐草,二位公卿长生不老。
你应当选择这样的楷模,才能传承不朽的名声。

注释

  • 天台游:指诗人曾游览天台山,天台山为道教圣地。
  • 陈公:指陈了斋(陈亮),宋代名士,因直言敢谏而被贬。
  • 刘公:指刘元城,可能是另一位有声望的士大夫。
  • 揭之书室内:将画像悬挂在书房内,意在自我激励。
  • 妄意他年配:不是为了追求虚荣的配合或荣华。
  • 惇京为腐草:指那些贪腐的人,形象地比喻为腐烂的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斯得,宋代诗人,以清新高远、深邃的思想见长。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偶然获得陈亮像后所作,体现了对历史名人的怀念与敬仰,以及通过这些名人激励自身的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陈了斋和刘元城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向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中将历史人物的形象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钦佩和对个人修身的鞭策。诗人在描述这些人物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刘公的坚贞与陈公的温和,展现了不同性格的士人所具备的品德特征。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隐喻,也有历史人物的象征意义,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尤其是“朝夕得晤对”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亲近与依靠,仿佛这些历史人物的智慧与品德可以指引诗人前行。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气度与抱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昔天台游,偶得陈公像: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偶然间获得陈亮的画像,暗示对其的敬仰。
  2. 以公谪是邦,祠堂悬真相:提到陈亮因直言被贬谪,故其形象在祠堂中被尊重。
  3. 寻执宪于衡,复得划元城:通过查阅法律文献,感悟到刘元城的故事,指代历史的延续。
  4. 以公子孙寓,家传遗写真:提到陈亮的后代继续传承他的遗像,暗示家族的荣耀与责任。
  5. 揭之书室内,朝夕得晤对:将画像悬挂在书房,日常可以见到,表示对其的崇敬和激励。
  6. 焉能为之役,妄意他年配:强调不应为追求虚名而劳累。
  7. 刘公色贞坚,疾惇固宜然:称赞刘公的坚贞正直,符合其名声。
  8. 陈公甚和易,排京乃敢言:赞美陈公的温和与敢于直言的精神。
  9. 惇京为腐草,二公长不老:批评贪腐之人,并赞颂两位公卿的高洁形象。
  10. 汝其择于斯,庶以传不朽:劝告后人应选择这样的楷模,以实现长久的传承。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品德的追求,以及希望通过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和后人不懈努力的主题。

意象分析

  • 天台:象征自然之美与道教文化。
  • 陈公像、刘公像:象征高尚品德与历史的传承。
  • 书室:象征求知与自省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曾游览的地方是哪里?

    • A. 天台山
    • B. 黄山
    • C. 泰山
  2. 陈公因为什么原因被贬?

    • A. 贪污
    • B. 直言敢谏
    • C. 逃避责任
  3. 诗中提到的刘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 A. 贪婪
    • B. 坚贞正直
    • C. 胆小怕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临安邱司马庙》 - 林升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同样描绘士人品格的作品,如杜甫的《登高》,展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高斯得的《书室揭刘元城陈了斋像以自厉》,体会其所传达的历史感悟与人文精神。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马寺不出院僧 听歌鹧鸪辞 题冲沼上人院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 将归涂口,宿郁林寺道玄上人院二首 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一作南亭送张祜) 怀旧居 伤虞将军(一作伤河东虞押衙) 赠茅山高拾遗 贺少师相公致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包含谷的成语 风前月下 相生相克 阿正 缶字旁的字 误脱 士字旁的字 修辞立诚 丁开头的成语 切齿痛恨 解舟 鬯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中情烈烈 舌端月旦 封人 包含袁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