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洞岭寺

《游洞岭寺》

时间: 2025-05-07 22:29:51

诗句

古寺藏烟树,岩扉昼不扃。

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

稚子添香火,闲僧阅藏经。

新诗吟未就,独向殿阶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9:51

原文展示:

古寺藏烟树,岩扉昼不扃。
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
稚子添香火,闲僧阅藏经。
新诗吟未就,独向殿阶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秘于烟雾缭绕的古寺,寺中岩石的门白天也不锁上。阳光高照,花影在地上摇曳,微风拂过,竹子静默无声。寺中的小孩在添香火,悠闲的僧人在阅读经典。我的新诗还没有写成,独自一人走在殿前的台阶上。

注释:

  • 古寺藏烟树: 古老的寺庙隐藏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
  • 岩扉昼不扃: 岩石的门白天也不开锁,意指寺庙的宁静和开放。
  • 日高花散影: 太阳高照,花影在地面上散开。
  • 风定竹无声: 风静止时,竹子没有声音,表现出环境的宁静。
  • 稚子: 小孩子,指寺中的孩童。
  • 添香火: 添加香火,指在寺庙中点香供奉。
  • 闲僧: 悠闲的僧人,形容他们的生活态度。
  • 阅藏经: 阅读经典佛教经文。
  • 新诗吟未就: 新诗还未写成,表现诗人的创作困境。
  • 独向殿阶行: 独自一人走向寺庙的台阶,显示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琦,元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作品风格清新而富有情趣而受到后人的推崇。卢琦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怀,常常呈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午后,诗人在游览一座古寺时,感受到环境的幽静与自己的孤独。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致与生活,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困惑。

诗歌鉴赏:

《游洞岭寺》是一首抒情而富有画面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古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氛围。开头两句“古寺藏烟树,岩扉昼不扃”,通过描写寺庙的隐秘与开放,设定了一个清幽的场景,给人以隐秘之美的感受。接下来的“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则运用自然的景象来加深这种宁静的氛围,阳光洒下,花影摇曳,竹子无声,似乎一切都在静谧中流动,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稚子添香火,闲僧阅藏经,展现了寺庙中生活的平静与安详。小孩的香火与闲僧的经典阅读,形成一种生动的对比,强调了寺庙生活的简单与纯粹。然而,诗人自己却在“新诗吟未就,独向殿阶行”中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尽管他身处这样的美景之中,心中却有着未完成的创作与心灵的渴望。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创作的思考与困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藏烟树: 描绘寺庙的隐秘与宁静,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 岩扉昼不扃: 表现出寺庙的开放性与宁静,给人一种自由的感觉。
  3. 日高花散影: 通过光影变化,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
  4. 风定竹无声: 细腻描绘风静时的情景,增强诗的静谧感。
  5. 稚子添香火: 小孩的行为展现了寺庙的生活气息。
  6. 闲僧阅藏经: 僧人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对佛教文化的追求。
  7. 新诗吟未就: 诗人对创作的焦虑与未完成的状态。
  8. 独向殿阶行: 诗人的孤独感与内心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 “古寺藏烟树”暗示寺庙如隐士般与世隔绝。
  • 对仗: “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两句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 “竹无声”赋予竹子以人的特性,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静谧与生活的简单,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同时,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创作的渴望也在字里行间流露,表现了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寺: 象征着宁静、隐逸的生活。
  • 烟树: 代表着神秘与自然的结合。
  • 香火: 象征着信仰与生活的延续。
  • 藏经: 代表着文化的积淀与智慧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寺庙环境是怎样的?

    • A. 喧闹的
    • B. 宁静的
    • C. 现代的
    • D. 破旧的
  2. “新诗吟未就”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焦虑
    • C. 无聊
    • D. 自信
  3. 诗中哪一意象代表了信仰的延续?

    • A. 古寺
    • B. 香火
    • C. 竹子
    • D. 阳光

答案:

  1. B. 宁静的
  2. B. 焦虑
  3. B. 香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 同样描绘自然静谧之美,表达隐居生活的理想。
  • 李白《静夜思》: 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情感,情感基调虽不同,但同样在夜晚的静谧中思考人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查询

雁山总题此山本朝方显 刈麦行 黄州栖霞楼即景呈谢深道国正 金山 同字子顺访茅庵道人凤凰麒麟不可见道人语也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 题渝江萧氏园亭 题侄孙岂潜家平远图 乌聊山登览 感寓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蔽伤之忧 丨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导缆器 恭而敬之 缧绁 气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抚辖 亘古通今 帐子 摄官承乏 白字旁的字 扑卖 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