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1:35
原文展示:
临高台 沈约 〔南北朝〕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 连山无断乚包,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 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白话文翻译:
站在高台上,我无法望远,因为望远只会让人感到忧愁。 连绵的山峦似乎没有尽头,河水也依旧悠悠流淌。 我所思念的人究竟在哪里?在洛阳的南街尽头。 虽然可以想象,却无法真正见到,这如何能解除我的忧愁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与萧统、萧纲并称“梁代三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可能是在沈约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时所作,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忧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沈约身处高台,眺望远方时,因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而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忧愁。诗中“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望远带来的不是愉悦,而是愁苦。接着,“连山无断乚包,河水复悠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这种忧愁的氛围。最后,“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则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忧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高台不可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忧愁 C. 平静 D. 兴奋 答案:B
“连山无断乚包”中的“乚包”是什么意思? A. 山峦 B. 河流 C. 云雾 D. 树木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洛阳南陌头”是指什么? A. 洛阳的北街 B. 洛阳的南街 C. 洛阳的东街 D. 洛阳的西街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何用解人忧”表达了什么? A. 无法解除忧愁 B. 可以解除忧愁 C. 忧愁已经解除 D. 忧愁无关紧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