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

时间: 2025-05-12 07:37:16

诗句

钵囊已妥何山夏,千顷堂前又饱参。

仙裹未须求七七,禅中聊共说三三。

远师今日宜同社,弥勒它年可共龛。

不见生公讲经处,至今花雨落毵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7:16

原文展示:

钵囊已妥何山夏,
千顷堂前又饱参。
仙裹未须求七七,
禅中聊共说三三。
远师今日宜同社,
弥勒它年可共龛。
不见生公讲经处,
至今花雨落毵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一位高僧告别的情景。诗的开头提到“钵囊已妥”,表示作者已经准备好了行李,正要离开这个夏天的山中。接着提到“千顷堂前又饱参”,说明他在这个地方品尝了丰盛的禅意。接下来,诗人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认为不需要追求仙人的境界,只要在禅中分享彼此的感悟。然后提及“远师”,暗示今天可以与远方的老师一起交流,未来也可以与弥勒佛共同修行。最后一联表达了一种遗憾,没有见到生公讲经的情景,唯有花雨飘落,映射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注释:

  • 钵囊:僧人用来盛放食物或财物的小袋子,象征着出行的准备。
  • 千顷堂:指一个宽广的场所,可能是禅堂或讲经的地方。
  • 仙裹:指神仙的状态或境界。
  • 七七:可能象征着某种追求或境界。
  • 三三:指简单的交流或讨论。
  • 远师:远方的老师,可能指代某位高僧。
  • 弥勒:佛教中的弥勒佛,象征着未来的希望和救赎。
  • 生公: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禅师。
  • 花雨:形容落花如雨,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和精湛的诗歌技巧闻名。他的诗作多以禅宗思想为基础,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与一位高僧告别之际,反映了他对禅宗的理解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僧的敬意和对未来修行的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远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修行的渴望。诗人在开头用“钵囊已妥”传达出一种离别的准备,接着以“千顷堂前又饱参”说明了他在这段时间内的丰富体验,显示出他对佛教禅意的深入理解与实践。整首诗在形式上显得清新自然,意境上却很深邃。

通过“仙裹未须求七七”的表达,作者传达了一种对追求境界的淡然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分享的重要性。而“远师今日宜同社,弥勒它年可共龛”则展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最后的“不见生公讲经处,至今花雨落毵毵”则带有淡淡的惆怅,仿佛在感叹光阴流逝与机缘的错失,营造出一种诗意的伤感。整首诗在对话中展现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钵囊已妥何山夏”:出行的准备,暗示即将离开这个夏天的山。
    • “千顷堂前又饱参”:表示在这里的深入体验和满足感。
    • “仙裹未须求七七”:不必过于追求仙人的境界。
    • “禅中聊共说三三”:在禅中分享简单的感悟。
    • “远师今日宜同社”:与远方的老师共聚的良机。
    • “弥勒它年可共龛”:未来可以与弥勒佛一起修行。
    • “不见生公讲经处”:未能见到生公讲经的遗憾。
    • “至今花雨落毵毵”:落花如雨,营造出凄美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钵囊已妥”与“千顷堂前”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花雨”,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感伤。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围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修行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钵囊:象征出行与准备,代表着修行者的生活。
  • 千顷堂:象征着修行的场所与丰盛的禅意。
  • 花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钵囊已妥”是什么意思?

    • A. 离别的准备
    • B. 追求仙境
    • C. 享受美食
  2. 诗中提到的“弥勒”指的是什么?

    • A. 一位高僧
    • B. 佛教中的未来佛
    • C. 一种修行方法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惆怅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比较葛立方与王维的诗作,都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但葛立方更侧重于佛教哲学的探讨,而王维则倾向于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的深层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 寿吴国钦教授 洞仙歌 其三 夏日斋中苦热,和东坡夏夜韵 洞仙歌 中秋 洞仙歌·夏晓 洞仙歌·壬申三月十五日寿鹤亭丈六十 洞仙歌 咏栀子 洞仙歌·千年鹭渚 洞仙歌(游大涤赋) 洞仙歌·黄尘鬓发 洞仙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失鹿共逐 龟开头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援推术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抽开头的成语 恇葸 韭字旁的字 贯颐奋戟 引过自责 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灰意败 鼠字旁的字 节文 丿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掌统 夹击分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