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0:48
离魂倩女东风起。笼夜月,情无底。人面去年谁与比。暗怜小玉,重思崔护,深院愁如水。太湖石畔苔茵洗。凤胫灯寒藏树尾。只恐似他轻薄死。故烧红烛,满斟玉斝,狼藉胭脂里。
离魂的倩女在东风中飘起,夜幕下的月亮笼罩着,情感如同无底的深渊。往年人面何人可比?我暗自怜惜小玉,又重温崔护的悲伤,深院之中愁绪如水般绵绵不绝。太湖石边的苔藓被洗净,凤胫灯光在树尾寒冷地藏着。只怕如同他人般轻薄地去世,因此我点燃红烛,满斟玉斝,粉妆玉琢间狼藉一片。
徐釚(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于春夜,作者在灯下饮酒,借助春夜的美好景象,表达对过去情感的怀念与伤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青玉案 其一 春夜张灯饮碧桃花下》是徐釚的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作品。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夜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离魂倩女东风起”,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境界,仿佛春风拂面,倩影徘徊,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情无底”来表达对爱情的无尽思索,似乎无论多么努力,心中的情感总是难以填满。
“人面去年谁与比”,这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往日的美好似乎已难以重现。接下来的“暗怜小玉,重思崔护”,不仅提及了历史上的情感故事,更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作品的厚度。
“深院愁如水”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沉重,暗示着一种无奈与孤独。而“太湖石畔苔茵洗”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一句“狼藉胭脂里”则以一种生动的意象,描绘出酒席散后的狼藉,暗示着无论如何追求,结果总是难以如愿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精致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爱情的思索和对生命的感慨,令人动容。
整首诗歌围绕对过去的怀念、对爱情的思索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怀,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倩女”指的是:
A. 一位普通女子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的情人
D. 仙女
“笼夜月,情无底”中“情无底”意指:
A. 感情无尽头
B. 情感不深
C. 情感短暂
D. 无情
“狼藉胭脂里”所表达的意思是:
A. 美丽的景象
B. 酒席后的混乱与短暂美好的象征
C. 生活的糜烂
D. 艳丽的妆容
以上内容为《青玉案 其一 春夜张灯饮碧桃花下》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对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