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8:58
常时岂不别,此别异常情。
南国初闻雁,中原未息兵。
暗蛩侵语歇,疏磬入吟清。
曾听无生说,辞师话此行。
平时分离并不算什么,但这次的分别却情感异常深重。南方的国度刚刚听闻大雁南飞,而中原的战火依旧未息。夜深时,虫鸣声打断了我的言语,清脆的磬声传入我的吟唱。曾经听无生说过,辞别师长时有这样的情景。
作者介绍:崔涂,字子川,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饱含哲理的作品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情感细腻,常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时值战乱,南北分离,诗中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人们的情感纠葛。
这首诗以“别”为主旨,展开了对分别情感的深刻思考。首句“常时岂不别”,开篇即提出分离的普遍性,但随即转入对这次分别的特殊情感的强调,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接着通过对南国大雁南飞的描绘,与中原战火未息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时局的动荡与离愁的加重。
诗中意象独特,尤其是“暗蛩”和“疏磬”,前者传达出秋夜的静谧和孤独,后者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文化氛围,似乎在与友人道别之际,诗人也在回味往日的种种。最后一句“曾听无生说”,引入哲学意味,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师道的传承,让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上升华。
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充分体现了崔涂的才情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别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局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友情与离别
C. 自然景观
D. 生活烦恼
“南国初闻雁”中“大雁”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离别与迁徙
C. 秋天的到来
D. 友情
“暗蛩侵语歇”意指什么?
A. 诗人思绪被打断
B. 夜晚的虫鸣
C. 朋友不在
D. 秋天的孤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