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张用鼎游燕南

《送张用鼎游燕南》

时间: 2025-04-25 07:14:48

诗句

天上知名久,由来汉客星。

江湖歌《白雪》,风露满青冥。

巴蜀须传檄,燕山待勒铭。

壮夫期远大,不独抱遗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14:48

原文展示

天上知名久,由来汉客星。
江湖歌白雪,风露满青冥。
巴蜀须传檄,燕山待勒铭。
壮夫期远大,不独抱遗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张用鼎去燕南时的心情和情景。开头提到天空中的星星早已为人所知,象征着汉代的客星;接着提到江湖上歌唱着白雪,风露弥漫在青冥之中,描绘出自然的美景。接下来提到巴蜀需要传达檄文,而燕山则等待铭刻的碑文,显示出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最后一句表达了壮志之士的远大理想,不仅仅是依托书本上的遗留经典。

注释

  • 知名:早已为人所知,名声远扬。
  • 汉客星:指的是汉代的客星,象征着名望和荣耀。
  • 江湖:指江河湖泊,泛指自由的生活。
  • 白雪: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也可能指代美妙的音乐。
  • 风露:指清风和露水,表现自然的清新。
  • 巴蜀:古代指四川地区,代表着文化和政治的中心。
  • :檄文,古代文书,用以传达命令或号召。
  • :铭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表示重视和纪念。
  • 壮夫:志向远大的年轻人或壮年男子。
  • 遗经:遗留下来的经典文献,指代文化传承。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汉客星”可能是指古代流传的对客星的崇拜,客星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巴蜀须传檄”则可以与历史上著名的巴蜀地区的文人志士相联系,他们在历史上多有传檄之事,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燕山的铭文则反映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表明了诗人对文化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大欣,元代诗人,生平及具体事迹不详,在元代文学中以其豪放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用鼎远游之际,诗人通过送别之词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理想的期许,反映了元代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祝福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开篇用“天上知名久”引出主题,既有对星辰的赞美,也象征着人们心中对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江湖歌白雪,风露满青冥”,将悠扬的音乐与清新的自然结合,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诗中提到“巴蜀须传檄,燕山待勒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期待,突显了壮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一句“壮夫期远大,不独抱遗经”,则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强调了个人志向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含深远,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示了诗人对理想、历史的深刻认识,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上知名久:指天上的星星早已为人所知,暗喻高洁的理想。
  2. 由来汉客星:提到汉代的客星,象征着历史的传奇与荣耀。
  3. 江湖歌白雪:描绘江湖上的歌声与自然的美,营造出一种自由洒脱的氛围。
  4. 风露满青冥:风和露水充盈在天空,表现出自然的清新与广阔。
  5. 巴蜀须传檄:强调巴蜀地区的文人应有所作为,传达声音。
  6. 燕山待勒铭:燕山等待被铭刻的历史,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7. 壮夫期远大:壮志之士有远大的理想与追求。
  8. 不独抱遗经:不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追求更高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星比作理想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未来的追求,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壮士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客星: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荣耀。
  • 江湖:象征自由与洒脱的生活。
  • 白雪:象征纯洁、美好和悠扬的音乐。
  • 巴蜀:象征文化的中心和历史的重任。
  • 燕山:作为历史的见证,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汉客星”是指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古代的名星
    c) 一种植物
    答案:b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a) 窗户
    b) 江湖与白雪
    c) 山川
    答案:b

  3. “壮夫期远大”中的“壮夫”指的是哪类人? a) 年轻人或壮年男子
    b) 老年人
    c) 小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词对比

  1.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具有豪放的气质。
  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侧重于对前途的思考与期待,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分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秋日怀寄潘邠老赋 晚出江城闻角 思越人 清明病中 寄题栗亭县名嘉亭 和陈传道秋日十咏之八秋兴 题张氏白云庄 卷春空(定风波) 变竹枝词九首 其六 重游梵行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内禁 穴宝盖的字 昆弟之好 臼字旁的字 毁冠裂裳 适当其冲 石室金鐀 初学涂鸦 包含霁的词语有哪些 欢呼雷动 辵字旁的字 顽人 协领 麦字旁的字 悬刀梦 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包含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