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2:0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2:01:52
《相见欢 其一》 畏卢写赠填词图,烟波澹沱,晴雨异态,寤寐西湖,辄倚此调。 湖边竹树玲珑。不玲珑。可惜一春烟雨太溟濛。水痕蘸,晴光转,更惺忪。错把半江云气剪吴淞。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西湖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湖边竹树的感慨。烟雨朦胧,湖面波光粼粼,晴天和雨天的变化都在这里体现出来。在湖边无论是清醒还是梦寐,作者都常常倚靠在这幅画的情调中。湖边的竹树既玲珑又不玲珑,似乎有些遗憾,春天的烟雨太过浓厚,湖水的痕迹轻轻浸染着,阳光透射出更清晰的轮廓,令人迷离。似乎在错把一江云气与吴淞江的景色剪裁。
徐树铮(约1640年-约1700年),清代诗人,字景舜,号云树,江苏人。徐树铮以其精湛的诗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而隽永。
《相见欢 其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逐渐平稳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西湖的景色生动地呈现出来。开头的“烟波澹沱”便勾勒出了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湖面如烟如雾,给人以深邃的感觉。接着,诗人引入晴雨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多样性与变化,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个瞬间。词中“寤寐西湖,辄倚此调”的表达,流露出诗人对西湖的深情厚谊,随时随地都想依偎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湖边竹树玲珑”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感悟。虽然竹树的形态不够玲珑,然而在春雨的滋润下却显得更加生动。此时,诗人发出“可惜一春烟雨太溟濛”的感叹,透露出对春天短暂而美好的惋惜之情。最后一句“错把半江云气剪吴淞”,则是一种对自然景象的艺术化处理,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自我情感的寄托。
整首词以西湖为背景,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烟波澹沱”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晰的湖面
b) 朦胧的湖面
c) 风平浪静
诗中提到的“吴淞”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条江
c) 一座山
诗人对春天雨雾的态度是?
a) 喜欢
b) 惋惜
c) 无所谓
徐树铮的《相见欢》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涉及到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的感慨,但徐树铮更注重于细腻的自然景象,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人生哲理和情感的起伏。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