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相见欢 次韵和钝剑

《相见欢 次韵和钝剑》

时间: 2025-05-07 22:59:59

诗句

幽愁诉与谁同。

小园中。

耐得花开愁雨又愁风。

春虽去。

教鹃语。

莫匆匆。

多少残英犹恋夕阳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9:59

原文展示:

幽愁诉与谁同。小园中。耐得花开愁雨又愁风。春虽去。教鹃语。莫匆匆。多少残英犹恋夕阳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幽深的愁苦,不知道要向谁倾诉。在小园中,看着花开,却又忍受着愁雨和愁风。虽然春天已经离去,但杜鹃鸟的叫声依然在耳边回响,不必急于离去。还有多少残花依旧眷恋着夕阳的余辉。

注释:

  • 幽愁:深沉的忧愁,难以言表的悲伤。
  • 小园:指小花园,象征着私密的生活空间。
  • 耐得:忍受,能够耐心地承受。
  • 愁雨愁风:指因天气变化而引发的忧愁。
  • 鹃语:指杜鹃鸟的叫声,常与悲伤的情绪相关。
  • 匆匆:急促,匆忙。
  • 残英:凋零的花瓣,象征美好的事物已逝去。
  • 夕阳红:夕阳的美丽色彩,象征着即将逝去的美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杜鹃”常常与悲伤、离别相关,古人常以杜鹃的鸣叫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杜鹃鸟在春天叫声凄婉,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熊湘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文人世家,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擅长抒情,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作者在小园中体味春天的离去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小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愁。首句“幽愁诉与谁同”开篇直入主题,展现出深深的孤独感。小园象征了一个私密而又封闭的空间,诗人在此静静思索,面对的是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忧虑。诗中对“花开愁雨又愁风”的描绘,生动而形象,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随之而来的忧伤。尽管春天已经离去,但杜鹃的叫声仍在耳边回荡,让人不禁驻足留念。结尾的“多少残英犹恋夕阳红”则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依恋与不舍。全诗虽短,但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愁诉与谁同:表达了孤独和无处倾诉的无奈。
  2. 小园中:设置场景,暗示个人的内心世界。
  3. 耐得花开愁雨又愁风: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忧愁交织的情感。
  4. 春虽去:指失去的美好时光。
  5. 教鹃语:杜鹃的叫声似乎在提醒作者,增添了悲伤的氛围。
  6. 莫匆匆:劝诫自己不要急于离去,要珍惜当下。
  7. 多少残英犹恋夕阳红: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开与人的情感相联系。
  • 拟人:杜鹃的叫声被赋予情感,成为表达忧愁的媒介。
  • 对仗:如“愁雨又愁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园:象征私密与内心的宁静。
  • 花开:代表美好的事物。
  • 杜鹃:象征离别与悲伤。
  • 夕阳红:象征即将消逝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愁诉与谁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兴奋
  2. 诗中提到的“残英”指的是什么?

    • A. 新开的花
    • B. 凋零的花瓣
    • C. 绿叶
    • D. 枯枝
  3.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夏天的阳光
    • B. 秋天的丰收
    • C. 春天的花开
    • D. 冬天的雪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但侧重于爱情的失落。
  • 杜甫的《春望》: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沉重思考,情感更为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傅熊湘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赠张济 送高秘丞 论交 北园会客不饮 溯河 庭桧呈蒋颖叔 英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二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其二 题关都官宅 上翁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釆字旁的字 好事之徒 百一钟 帷天席地 反文旁的字 后会无期 起令随令 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纠检 提手旁的字 百不当一 濯缨弹冠 丰功厚利 黑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包含柙的词语有哪些 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锈的词语有哪些 恣无忌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