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浣溪沙·碧水朱桥记昔游

《浣溪沙·碧水朱桥记昔游》

时间: 2025-04-27 04:16:20

诗句

碧水朱桥记昔游,而令换尽旧沙鸥。

江南风景渐成秋。

  故国青山频入梦,江潭老柳自萦愁。

强因斜照一登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6:20

原文展示:

浣溪沙·碧水朱桥记昔游
沈祖棻 〔现代〕

碧水朱桥记昔游,而令换尽旧沙鸥。
江南风景渐成秋。
故国青山频入梦,江潭老柳自萦愁。
强因斜照一登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回忆了过去在碧水和朱桥旁游玩的情景,却让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早已离去的沙鸥。江南的风景逐渐转入秋天,故乡的青山常常出现在梦中,江边的老柳树更是使我感到忧愁。于是,我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惆怅,借着斜阳的照耀,登上楼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适合抒情。
  • 碧水:清澈的水,常指河流。
  • 朱桥:红色的桥,形象生动。
  • 昔游:过去的游玩经历。
  • 旧沙鸥:指曾经的沙鸥,象征过去的美好时光。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
  • 青山:象征故国、乡愁。
  • 老柳:指江边的老柳树,常与愁绪相连。
  • 强因斜照:即使心中有愁,也要在斜阳的照耀下努力前行。

典故解析:

  • 青山入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青山作为故国的象征,在梦中频繁出现。
  • 江潭老柳: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愁苦,老柳则加深了这种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祖棻是现代著名的词人,生于20世纪,擅长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他的作品常常结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沈祖棻对故乡和往昔的追忆之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变化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忧愁。


诗歌鉴赏:

《浣溪沙·碧水朱桥记昔游》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游玩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碧水朱桥”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色彩鲜明而生动,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美好的回忆中。然而,随着“而令换尽旧沙鸥”的出现,往昔的快乐与今日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江南风景渐成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秋天象征着凋零与失落,映射出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故国的青山频频入梦,旧日的景象如潮水般涌现,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乡愁。

最后一句“强因斜照一登楼”,将整个词的情感进行升华。尽管心中充满愁绪,但在斜阳的照耀下,依然努力向前。这种坚持与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词更显深邃,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水朱桥记昔游:描述了往昔在碧水和朱桥旁游玩的场景,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2. 而令换尽旧沙鸥:提到沙鸥的变化,引发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失落。
  3. 江南风景渐成秋:描绘江南的秋景,象征着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故国青山频入梦:表现对故乡的思念,青山如同故乡的象征,频繁出现在梦中。
  5. 江潭老柳自萦愁:老柳树与愁苦相连,加深了对故乡的愁思。
  6. 强因斜照一登楼:尽管心中有愁,但在斜阳下仍然努力向前,表现出一种坚韧的姿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山”比作故乡,表达思乡之情。
  • 拟人:将“老柳”赋予了愁苦的情感,使得意象更为生动。
  • 对仗:如“碧水朱桥”与“江南风景”,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时光流逝中产生的无奈与愁苦,传递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水:象征清澈与纯洁,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 朱桥:代表着美丽与温暖的情感。
  • 青山:象征故乡与乡愁。
  • 老柳:代表着离别与忧愁。
  • 斜照: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希望的存在。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水”象征什么? A. 乡愁
    B. 美好的记忆
    C. 自然风光

  2. “故国青山频入梦”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A. 朋友
    B. 故乡
    C. 爱情

  3. 诗中提到的“江潭老柳”主要象征什么? A. 离别与忧愁
    B. 美好的未来
    C. 快乐的童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怀念故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相对比,沈祖棻的词更侧重于细腻的内心情感,而苏轼则通过豪情壮志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流派与发展》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人沈祖棻的生平与创作》

相关查询

春日杂咏九首 菩萨蛮 富季申见约观月,以病不能往。夜分独卧横山阁,作此寄之 菩萨蛮 春日杂咏九首 仲宗许过我甚久一见便有去意戏用春字韵留之 交韵叶成父尚书见留之什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知郡郑公挽诗 池上对月 许子儒寺丞挽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练蛇 又字旁的字 目乱睛迷 损阴 包含悰的词语有哪些 寒冬腊月 钢种 卖爵赘子 龙阳之兴 立刀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财不露白 耒字旁的字 二杆子 政绩工程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