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6:31
《浣溪沙 为病树题《佳住楼词意图》》
传恨空中语漫诃,高楼偏受夕阳多,十分幽怨隔帘波。一代芳华消歇尽,堂堂吾友付谁何。料无险忌到梨涡。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恨”是无形的,像在空中飘荡的言语,轻轻地被讥讽;而那高楼则受到夕阳的照耀,形成了浓厚的忧伤气氛。诗人感叹自己与朋友的芳华已然消逝,眼前的繁华再也无法与之相比,心中悲怆之感愈加加重。最后一句则是对友人境遇的揣测,似乎预感到他们之间的隔阂与误解。
作者介绍:陈曾寿(1670-1731),字梦阮,号青丘,清代诗人和书法家。他在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诗人正值壮年,经历了不少人生的波折,尤其是对友人的思念与怀念,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开头的“传恨空中语漫诃”,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情绪,似乎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下孤独的控诉。高楼的意象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作者内心孤独的隐喻,夕阳的照耀则把这种孤独的情感进一步放大。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对往昔的怀念愈加浓厚,尤其是“一代芳华消歇尽,堂堂吾友付谁何”,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对友人和青春的失落感,显示出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结尾的“料无险忌到梨涡”,表面上是对友人境遇的揣测,实际上反映出诗人对友人情感的期待与无奈,似乎在暗示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独特,表现出清代文人对友情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陈曾寿
D. 白居易
“高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权力
D. 财富
诗中提到的“梨涡”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甜蜜的回忆
C. 伤痛的过去
D. 无情的时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