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凤楼春 灯花

《凤楼春 灯花》

时间: 2025-05-02 13:47:13

诗句

细小亦芙蓉。

千瓣玲珑。

透心红。

花头还学绿云松。

馀蕊外,缀金虫。

莫使暗风惊泪落,教绣幕重重。

凤楼东。

春色熊熊。

一边虽灺,一边犹蕾,兰膏依恋缸中。

喜作爆声,朱火吞吐一丛丛。

金钱休卜,人至临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47:13

原文展示:

细小亦芙蓉。千瓣玲珑。透心红。花头还学绿云松。馀蕊外,缀金虫。莫使暗风惊泪落,教绣幕重重。凤楼东。春色熊熊。一边虽灺,一边犹蕾,兰膏依恋缸中。喜作爆声,朱火吞吐一丛丛。金钱休卜,人至临邛。

白话文翻译:

这花虽小,却像芙蓉一样美丽,千瓣玲珑,透出心底的红色。花瓣上还学着绿云松的样子,余下的花蕊上缀着金色的小虫。不要让暗风惊动,泪水就会掉落,绣幕要重重叠叠。凤楼的东边,春色正浓。一边虽已凋谢,一边却依然是蕾,兰膏依然恋着缸中。喜爱这爆竹声,朱红的火焰吞吐着一丛丛的花朵。金钱不必算卜,人在临邛。

注释:

  • 芙蓉:指荷花,象征美丽和纯洁。
  • 千瓣玲珑:形容花瓣多而精致,细腻的美感。
  • 绿云松:可能是指青松,象征青春和坚韧。
  • 缀金虫:形容花蕊上有金色的小虫,暗示生命的活力。
  • 教绣幕重重:绣幕指的是华丽的帷幕,重重叠叠暗示春天的美好景象。
  • 兰膏:兰花的香油,象征高雅和珍贵。
  • 临邛:指的可能是临邛这个地名,象征着人们的社交和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字子升,号白云山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春天,反映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凤楼春 灯花》是一首描绘春天花卉美景的诗作,诗中以细小的灯花为主线,巧妙地结合了自然的细致与生命的绚烂。诗的开头以“细小亦芙蓉”引入,强调了细小而美丽的花朵,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感。接下来的“千瓣玲珑,透心红”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花朵的赞美,表达了花蕾的娇艳欲滴。

在“花头还学绿云松”中,诗人引入了自然的象征,强调了生命力的顽强,暗示即使在春天的调皮和变化中,生命依然顽强向上。此后“莫使暗风惊泪落”则展现了一种脆弱与保护的情感,提醒我们珍惜美好,守护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

诗的后半部分,凤楼的春色浓烈,既有凋谢的花朵,也有蓓蕾的坚守,形成了强烈的春天对比,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金钱休卜,人至临邛”一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财富的淡然态度,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细小亦芙蓉”:即使是小花,也有芙蓉般的美丽。
    • “千瓣玲珑。透心红”:花瓣多而精致,颜色鲜艳。
    • “花头还学绿云松”:花瓣的形态仿佛在模仿青松,显示自然的和谐。
    • “莫使暗风惊泪落”:不要让微风惊动花朵,以免失去美好。
    • “凤楼东。春色熊熊”:春天的色彩在凤楼的东边绽放。
    • “一边虽灺,一边犹蕾”:一边花已凋谢,另一边花蕾尚存,象征生死轮回。
    • “喜作爆声,朱火吞吐一丛丛”:描绘烟火绽放的热烈景象。
    • “金钱休卜,人至临邛”:金钱无须算卜,人生在于当下的享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花比作芙蓉,突显其美。
    • 拟人:花头学绿云松,赋予植物以人的特征。
    • 对仗:如“春色熊熊,一边虽灺,一边犹蕾”,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生机与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财富的淡然态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灯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芙蓉:美丽与纯洁的象征。
    • 金虫: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细腻。
    • 兰膏:高雅和珍贵的象征,暗示美好与珍惜。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细小亦芙蓉”是指什么?
      • A. 小花
      • B. 大树
      • C. 山川
    2. “金钱休卜”表达了什么态度?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人生的淡然
      • C. 对未来的迷茫
    3. 诗中“春色熊熊”描述的是:
      • A. 秋天的景象
      • B. 冬天的寒冷
      • C. 春天的繁荣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屈大均的作品均描绘了自然的美,却侧重点不同。辛弃疾的词多描写豪放的情感,而屈大均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宝剑吟 北园杂咏 泊上虞县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詹仲信出示卜居诗佳甚作二绝句谢之 寄题王俊卿看山堂 寄张季长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初秋书感 晨起行园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喜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独具匠心 阿堂 齿字旁的字 艳如桃李 女主人 扭转乾坤 不遗余力 细儿 克字旁的字 为人择官 宝盖头的字 包含兕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掷的词语有哪些 家给人足 麤事 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