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3:53
奉酬杨乐道
王安石
邂逅联裾殿阁春,
却愁容易即离群。
相知不必因相识,
所得如今过所闻。
近代声名出庐骆,
前朝笔墨数渊云。
与公家世由来事,
愧我初无百一分。
在春天的殿阁中邂逅您,
却又愁苦于我们容易分离。
彼此相知并不一定要相识,
如今所获得的经历超过了听闻。
近代的声名出自庐山的骆宾王,
而前朝的笔墨则如云雾般渊深。
与您家世的缘分本就由来已久,
我感到愧疚,竟然没有一百分之一的才华。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新法的倡导者,致力于改革政治、经济、军事,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家之一。王安石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蕴深厚著称,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及抒发个人情怀。
《奉酬杨乐道》是王安石在某次偶然与杨乐道相遇后写的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谦。诗中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感与交往,也体现了王安石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思考。
这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与自我反思。首联的“邂逅联裾殿阁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场景,渗透出诗人与友人相遇时的愉悦心情。而“却愁容易即离群”则转折开来,表达了对分离的忧愁,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脆弱。
接下来的两句“相知不必因相识,所得如今过所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谊的理解,强调了真正的相知并不完全依赖于相识的时间长短,而是经历的分享和心灵的共鸣。诗人在这里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认为相知的深度远远超越了表面的交往。
后四句则涉及到王安石对自身文学成就的反思,提到“近代声名出庐骆”,可见他对前人的敬仰与对当下的追求。他对古代诗人的敬重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谦逊,体现了士人特有的谦卑之心。
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王安石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学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谊、相知和自我反思,表达了王安石对友人的珍惜,对文学的追求,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谦逊。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士人特有的情怀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邂逅”是什么意思?
A. 偶然相遇
B. 一见钟情
C. 离别
“愧我初无百一分”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自豪
B. 谦逊
C. 无奈
诗中提到的“庐骆”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安石
B. 骆宾王
C.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