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01
仆射山人山中四时词 其三
—— 汪珍
西风萧萧群木槁,
天外秋云净如扫。
豆叶半枯鸿雁来,
粳稻俱登鸡鹜饱。
白云夜下天雨霜,
破篱衰草啼寒螀。
芋魁如盎茭白老,
床头酒熟浮蛆香。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萧萧,树木干枯,天空中的秋云清澈如同被打扫过一般。豆叶已经半枯,鸿雁飞来,稻谷丰收,鸡鸭也吃得饱饱的。夜晚,白云下雨霜降临,破旧的篱笆旁衰草上,寒虫啼叫。芋头的根部像盛满的碗,白色的茭白也显得老态龙钟,床头的美酒已经发酵,浮出了蛆虫的香味。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写的场景和意象都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密切相关。诗中提到的鸿雁、稻谷、寒螀等,都在古诗中常常用以象征季节的更替和农事的轮回。
汪珍,元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生活的真实与哲理。
这首诗是汪珍在秋季写的,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对秋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腻思考。
《仆射山人山中四时词 其三》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致,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以“西风萧萧”引入秋天的凄凉氛围,接着通过“群木槁”描绘出树木的萧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秋日景象。
诗中“豆叶半枯鸿雁来”,不仅展现了秋天的到来,还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规律。接下来的“粳稻俱登鸡鹜饱”则描绘了丰收的喜悦,形成了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赞美。
“白云夜下天雨霜”的描写,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寒意,而“破篱衰草啼寒螀”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凋零的美。最后“床头酒熟浮蛆香”,则反映了人们在丰收之后的生活状态,既有喜悦,也有生活的粗糙与真实。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真相的直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揭示了生命的轮回与自然法则的深邃。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的花
B. 秋天的景象
C. 冬天的雪
D. 夏天的阳光
“床头酒熟浮蛆香”中,酒的状态如何?
A. 新鲜
B. 变质
C. 鲜美
D. 清澈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A. 狐狸
B. 鸡鸭
C. 猫咪
D. 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