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悟道 其一

《悟道 其一》

时间: 2025-05-06 18:48:28

诗句

半积阴功半读书,乾坤到处是吾庐。

逍遥莫把尘牵住,洗涤聊将志畅舒。

有酒醉眠明月窟,无吟含笑白云居。

此身曾作登瀛梦,今日閒来看太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8:28

原文展示:

悟道 其一
作者: 赖世观 〔清代〕

半积阴功半读书,
乾坤到处是吾庐。
逍遥莫把尘牵住,
洗涤聊将志畅舒。
有酒醉眠明月窟,
无吟含笑白云居。
此身曾作登瀛梦,
今日閒来看太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与对自由的向往。前两句意为:一半是积累善行,一半是读书学习;无论身处何地,宇宙间都是我的家。接下来的句子提醒我们,不要让尘世的烦恼束缚自己,借此洗净心灵,让志向得以舒展。接着提到,有美酒相伴在明月下酣然入睡,或是在白云间笑吟自得。最后两句回忆曾经的梦想,今天则悠闲地欣赏广阔的虚空。

注释:

字词注释:

  • 半积阴功:积累善行的一部分。
  • 乾坤:指天地、宇宙。
  • 吾庐:我的家。
  • 逍遥:无拘无束的状态。
  • 洗涤:清洗、净化。
  • 志畅舒:心志得以舒展。
  • 明月窟:明月下的地方。
  • 白云居:在白云间生活。
  • 登瀛梦:登上瀛洲的梦,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太虚:广阔无边的虚空,象征精神的自由。

典故解析:
“登瀛梦”中的“瀛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境界。而“明月”与“白云”则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超脱、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赖世观,清代诗人,生于1727年,卒于1797年。他以其独特的个性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诗词创作中展现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性和抒情性。

创作背景:
《悟道 其一》创作于清朝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赖世观在诗中结合了读书与积德的生活哲学,强调了精神的提升与内在的修养。诗的开头便以“半积阴功半读书”道出人生的两大追求,既有道德修养,又有知识的积累,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逍遥莫把尘牵住”则传达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劝诫人们不要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诗人在此处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倡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有酒醉眠明月窟,无吟含笑白云居”两句更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热爱,描绘出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此处的“醉”和“笑”暗示了诗人的洒脱与乐观,似乎在告诉读者,生活应当以一种轻松的态度去面对。

最后的“此身曾作登瀛梦,今日闲来看太虚”则是对理想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象征着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最终能够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领悟到生命的真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积阴功半读书:同时进行道德与知识的积累。
  2. 乾坤到处是吾庐:无论在何处,宇宙都是我的家。
  3. 逍遥莫把尘牵住:要保持自由,不要被世俗所困。
  4. 洗涤聊将志畅舒:清洗心灵,舒展志向。
  5. 有酒醉眠明月窟:在明月下饮酒酣睡。
  6. 无吟含笑白云居:在白云间无忧吟唱,笑容满面。
  7. 此身曾作登瀛梦:曾经向往理想的境界。
  8. 今日閒来看太虚:今天悠闲地欣赏广阔的虚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乾坤到处是吾庐”,象征着心灵的自由。
  • 对仗:如“有酒醉眠明月窟,无吟含笑白云居”,展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意象:明月、白云、太虚等意象,富有诗意,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强调了个人内心的修养与超越,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功:善行,象征道德积累。
  • :学习,象征知识的积累。
  • 明月:象征宁静与理想。
  • 白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 太虚:象征无限的可能性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生活追求是什么?
    A. 读书与积德
    B. 旅行与交友
    C. 劳作与休息

  2. “逍遥莫把尘牵住”这句诗的意思是?
    A. 不要追求物质
    B. 不要被世俗所困
    C. 要努力工作

  3. 诗中提到的理想境界是指什么?
    A. 明月窟
    B. 瀛洲
    C. 白云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超然的心境,而李白的《将进酒》则更强调饮酒作乐、洒脱的人生态度。两者虽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通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南岳入洞庭湖 楼上 送率府程录还乡 寄赠王十将军承俊 别房太尉墓 村夜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赠毕四(曜) 热三首 前出塞九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视死犹归 非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空结尾的成语 抱头缩项 涤垢洗瑕 日影 狮负 品目繁多 十三道辙 迅忽 怒臂当车 鼻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次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