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3:33
闰中秋
作者:赖世观
两番佳节两中秋,
三五团圆月复留。
镜里前身今细认,
天涯旧迹此重游。
仍教桂影添诗思,
又送蟾光入醉眸。
远指清辉加减处,
依然题句上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两次中秋佳节的团圆情景和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前两次的中秋佳节,月亮似乎更加明亮,团圆的时刻也更加珍贵。如今,在镜中细细回想,曾经的身影依稀可见,天涯海角的旧迹也再次走过。仍然在桂花的影子下,增添了写诗的情思,更有那明亮的月光照进醉眼。远方的清辉在变化着,诗人在高楼上依旧题写着诗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赖世观,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和诗歌,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生的感悟。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传统节日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中秋节前后,恰逢“闰中秋”的特殊时刻,诗人借此机会抒发对时光流逝、团圆思念的感慨,表现出对亲友的深厚情感。
《闰中秋》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佳节之际,通过对中秋的描绘,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两句“两番佳节两中秋,三五团圆月复留”直接点明了节日的主题,强调了中秋节的特殊意义和团圆的美好。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镜里前身今细认”展现了诗人的思索与怀旧,仿佛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往昔的身影,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在“仍教桂影添诗思,又送蟾光入醉眸”中,桂影与蟾光的结合,象征着美好的团圆时刻,也暗示着诗人因月光而生的创作灵感与醉意。最后两句“远指清辉加减处,依然题句上层楼”则展现了诗人在高处俯视月光变化的情景,表明尽管时光流逝,诗人对写作的执着与追求依然如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节的诗意场景,更引发了人们对团圆、时光与记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中秋节团圆的美好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友情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展现了对生活与时间流逝的感慨,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闰中秋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赖世观
D. 白居易
诗中“镜里前身今细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旧
C. 忧伤
D. 厌倦
“仍教桂影添诗思”中的“桂影”指代什么?
A. 诗人的回忆
B. 月亮的光辉
C. 桂花的影子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