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05
林泉久自得,窗户向深幽。
不复嫌村酒,何能有客愁。
夕阳烘远水,飞絮挟轻鸥。
杖屦归从晚,柴门月一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悠闲的山居生活。作者在山中居住已久,窗外风景幽静深远,内心安然自得。不再嫌弃村里的酒,何必为客人的愁苦所忧呢?夕阳照耀着远处的水面,轻盈的柳絮随风而舞,水鸟在空中飞翔。傍晚时分,诗人拄着拐杖,缓缓归家,柴门外挂着一弯新月,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表达了隐士生活的理想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见长,其诗风清新自然,带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作者隐居山林期间,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纷杂世俗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隐逸与清净的文化氛围。
这首《山居杂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林泉久自得,窗户向深幽”,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恬静与安宁,窗外的幽静景致令人心神宁静。接着,诗人表示不再在意乡村的酒,反映出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客愁”的提问,显示出诗人已然忘却了世俗的烦忧,内心充满了宁静。下联“夕阳烘远水,飞絮挟轻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夕阳的光辉照耀着远方的水面,柳絮随风飘荡,水鸟轻盈飞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最后,诗人以“杖屦归从晚,柴门月一钩”收尾,描述了归家的情景,月光下的柴门映衬出一种温馨与宁静,再次强化了诗中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传递出一种清新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林泉久自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乡村的繁华
b) 自然的宁静
c) 人际的复杂
“夕阳烘远水”中,夕阳的作用是什么?
a) 使水面变得模糊
b) 照耀着水面,增添美感
c) 使水变得温暖
诗人对村酒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不喜欢
c) 喜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勋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物质的淡泊,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山水景色的细致观察与描绘。王维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而曹勋则是在自我感受中找到心灵的安宁,二者虽同为山水诗,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