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0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08:57
原文展示:
有感 李公白发已如丝,肯惜忠言负主知。 事大不应回一语,知君不作上官仪。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李公的头发已经白如丝线,但他仍然不惜用忠诚的言辞来辜负主人的了解。面对重大的事情,他不应该只回一句话,因为他知道你不会像上官仪那样行事。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忠诚和正直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观察或经历某种情境后,对忠诚和正直的思考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李公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赞赏。李公虽然年老,但仍然坚持忠诚的原则,不惜用忠言来辜负主人的了解,这体现了他的坚定和勇气。诗中的“事大不应回一语”暗示了在面对重大事情时,应该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表达,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最后一句“知君不作上官仪”则可能是对李公的肯定,认为他不会像上官仪那样行事,即不会随波逐流,而是保持自己的原则和风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通过对李公的描写,传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崇高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忠诚和正直。通过对李公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赞赏,以及对忠诚和正直的崇高敬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李公”是指: A. 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 B. 作者尊敬的长者或同僚 C. 一个虚构的人物 D. 作者自己 答案:B
诗中的“上官仪”是指: A. 唐代诗人 B. 宋代诗人 C. 一个虚构的人物 D. 作者自己 答案:A
诗中的“事大不应回一语”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在面对重大事情时,应该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表达 B. 在面对重大事情时,应该保持沉默 C. 在面对重大事情时,应该只说一句话 D. 在面对重大事情时,应该避免说话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