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5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56:15
原文展示:
泛舟观雨 张嵲 〔宋代〕
云气交流昼窈冥,疾风吹雨杂荷声。 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 托迹江湖三亩足,放怀天地一身轻。 衔杯不用嗟羁寓,未必乘槎胜此行。
白话文翻译:
白天云气交织,天色昏暗,疾风携带着雨声和荷叶的响声。 山峦随着光线的明暗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小船驶入茫茫水域,诗意渐渐涌现。 寄身于江湖之间,有三亩田地足矣,心怀天地,感到一身轻松。 举杯不必感叹旅途的羁绊,未必乘坐木筏能胜过这次旅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字巨山,号南轩,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泛舟观雨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旅途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泛舟观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气、风雨、山峦和舟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诗中“山随明晦姿横出”一句,巧妙地捕捉了山峦在光线变化下的不同姿态,展现了自然的变幻之美。而“舟入渺茫诗渐成”则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诗意的体验。后两句“托迹江湖三亩足,放怀天地一身轻”和“衔杯不用嗟羁寓,未必乘槎胜此行”则抒发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自由心境的向往,以及对旅途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旅途的豁达态度,体现了作者追求自由和心灵宁静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山随明晦姿横出”一句,描绘了山峦在什么情况下的不同姿态? A. 光线明暗变化 B. 季节变化 C. 天气变化 D. 时间变化
“托迹江湖三亩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奢华享受 B. 简朴满足 C. 忙碌奔波 D. 孤独寂寞
“衔杯不用嗟羁寓”一句中的“羁寓”指的是什么? A. 旅途的羁绊 B. 家庭的束缚 C. 社会的责任 D. 朋友的期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