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3:25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作者: 洪皓
公干沉绵自懒陈,
黄能入梦是何神。
眼前散帙看盈几,
肘后名方或问宾。
衾枕频移滋转困,
盘餐少异强加辛。
小人有母何时见,
梦击江南戏彩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雪中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自己在公事繁忙中感到懒惰,梦中却也能见到一些神秘的事物。眼前的书卷散落在桌上,肘后可能还有人问自己关于名声的问题。夜晚的床铺频频移动,使得自己倍感困倦,餐盘中的食物虽然少了些许变化,却依然感到辛辣。对于那些小人,何时才能见到他们的母亲呢?梦中却在江南嬉戏,尽情享受春天的色彩。
作者介绍: 洪皓,字梦阮,号腊梅,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他以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作品中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诗人选择在雪中与友人相约,却因各种原因未能赴约,表达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重阳节的感受,展现了孤独、懒惰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的“公干沉绵自懒陈”展现了诗人因公事繁忙而产生的懈怠,接着通过“黄能入梦是何神”引入梦境的神秘感,暗示诗人心中潜藏的对未知的渴望。后面的描写则回归现实,通过“眼前散帙看盈几”揭示了其身处的孤独环境,似乎在暗示即使身边有书籍相伴,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在对床铺和餐食的描写中,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困顿与对生活琐事的无奈。而最后一句“小人有母何时见,梦击江南戏彩春”则引发对社会人情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孤独与无奈,更加深了对友人缺席的失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梦击江南”既能引起对江南春色的向往,也含有梦境的虚幻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缺席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人情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感到懒惰?
“梦击江南”中的“梦”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小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洪皓的《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孤独与思乡情怀上的不同表达。洪皓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社会的思考,而李白则多表现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