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时间: 2025-05-02 03:09:50

诗句

一介蹉跎略叙陈,转喉触讳听於神。

正愁平子将除馆,强学申公亦谢宾。

厚貌深情非易察,磨肌戛骨不胜辛。

傍人门户休争气,惟愿归耕向富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9:50

原文展示:

一介蹉跎略叙陈,转喉触讳听於神。
正愁平子将除馆,强学申公亦谢宾。
厚貌深情非易察,磨肌戛骨不胜辛。
傍人门户休争气,惟愿归耕向富春。

白话文翻译:

我一介平庸之人略谈往事,转眼间却触及禁忌,耳边听到神明的低语。
正愁平子(平子即平仲,指平原君赵佗)将要离开馆舍,强迫自己学习申公(申屠公,指申屠氏的学问)也不愿去招待客人。
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深情难以察觉,磨练身体与意志更是艰辛无比。
旁人家的门前不要争吵气愤,只希望回到富春的田园去耕作。

注释:

  • 蹉跎:指时间的浪费或无所作为。
  • 转喉:指言辞的转变或变化。
  • 平子:平原君赵佗,战国时期的名将。
  • 申公:指申屠氏的学问。
  • 厚貌深情:外表华丽,内心深情。
  • 磨肌戛骨:比喻身体和意志的磨炼。
  • 富春:指富春江,象征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浩然,宋代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风格深沉,常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便以“蹉跎”引入,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奈,接着提到“平子将除馆”,暗示诗人对社会名利的无奈与失落。诗中不断穿插对自身困惑的反思,以及对外界的观察,显得颇为深邃。

此外,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纷争与浮华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声。通过“休争气”和“归耕向富春”,诗人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既是对自我的解脱,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意象生动,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令人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介蹉跎略叙陈:自谦地说自己是一介无名之辈,略叙旧事。
  • 转喉触讳听於神:言辞转变,触及禁忌之事,似乎感受到神灵的暗示。
  • 正愁平子将除馆:忧虑名士平子即将离去,暗示社会的浮华与无常。
  • 强学申公亦谢宾:勉强自己学习申公的知识,却不愿迎接客人,反映内心的疲惫。
  • 厚貌深情非易察:外表的美丽与内心的情感往往难以被察觉。
  • 磨肌戛骨不胜辛:形容为追求理想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 傍人门户休争气:劝诫自己与他人不要争斗。
  • 惟愿归耕向富春:希望能够回归自然,过上简单的田园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磨肌戛骨”比喻艰辛的过程。
  • 对仗:诗句间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富春江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场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田园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意象分析:

  • 蹉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 富春:象征理想的乡村生活,反映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平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尝君
    B. 平原君赵佗
    C. 申公
    D. 李白

  2. “磨肌戛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享乐
    B. 追求理想的艰辛
    C. 对他人的嫉妒
    D. 生活的惬意

  3. 诗中“惟愿归耕向富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愿? A. 追求名利
    B. 回归自然
    C. 参与政治
    D. 追求学问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尘世浮华的反思,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洗然弟竹亭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耶溪泛舟 听郑五愔弹琴 自洛之越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秋宵月下有怀 清明即事 春晓 帝台春 送原白侄北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怪不怪,其怪自绝 献爵 悖入悖出 宾入如归 弄斤操斧 危涕 忠嘉 爻字旁的字 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陋拙 疋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臣字旁的字 没日没夜 傲睨万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