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时间: 2025-04-28 03:04:37

诗句

忆孟怀陶亦已陈,杖藜吊影召魂神。

假书岂产狸为士,带箭宁思鹤是宾。

臂上垂囊灾可代,江边锡宴食多辛。

典衣本欲作重九,冒雪难寻石冻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4:37

原文展示:

忆孟怀陶亦已陈,杖藜吊影召魂神。
假书岂产狸为士,带箭宁思鹤是宾。
臂上垂囊灾可代,江边锡宴食多辛。
典衣本欲作重九,冒雪难寻石冻春。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孟怀陶(孟浩然)已是往事,手杖拄着我在雪中追忆他的影子,呼唤着他的灵魂。假使书信能够传递,难道就会让狸猫成为士人?带着箭矢,怎能期待仙鹤作客呢?手臂上悬挂的囊袋虽可替代灾难,但在江边的宴席上,食物的辛苦却是多么令人厌烦。原本想在重阳节时穿上新衣,然而在雪中却难以寻觅到那冻石的春天。

注释:

  • 孟怀陶:即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 杖藜:手杖,通常是用藜草制作,是一种象征性的残疾与贫穷的象征。
  • 假书:假如有书信。
  • :狸猫,通常用来比喻不正之士。
  • 带箭:身上带着箭矢,表示武装或准备作战。
  • 锡宴:指在江边举办的宴席。
  • 重九:指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 冻春:春天的景象被冰雪覆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皓,字孟熙,号澹斋,南宋时期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

创作背景:诗作源于重阳节时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友人孟浩然,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以怀旧的情绪为引,描绘了在雪中拄杖的孤独景象,仿佛在与友人灵魂相呼应。第三句通过对“假书”的反思,提出了士人与狸猫的比喻,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接着,诗人提到手臂上的囊袋,象征着生活中的困扰与无奈,江边的宴席虽多,却充满了辛酸。最后两句以重阳节的典故收尾,表达了在雪中难寻春天的感慨,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孟怀陶亦已陈:诗人回忆孟浩然,往事已去。
  • 杖藜吊影召魂神:手杖支撑,想念友人的影子,呼唤其灵魂。
  • 假书岂产狸为士:假如书信能传,难道不正之士会变成狸猫?
  • 带箭宁思鹤是宾:身上带箭,怎能期待仙鹤来做客?
  • 臂上垂囊灾可代:手臂上的囊袋可以替代灾难。
  • 江边锡宴食多辛:江边的宴席虽多,却是诸多辛苦。
  • 典衣本欲作重九:原本准备在重阳节穿上新衣。
  • 冒雪难寻石冻春:在雪中难以找到春天的气息。

修辞手法:

  • 使用了隐喻(如狸猫与士人)、对比(理想与现实)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寒冷,反映内心的失落。
  • 杖藜:暗示诗人的残疾与无助。
  • 囊袋:生活的负担与困扰。
  • 重阳: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怀陶”是指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孟浩然
    • C. 白居易
  2. 诗人用“狸”来比喻什么?

    • A. 诗人
    • B. 不正之士
    • C. 仙鹤
  3. 诗中提到的“重九”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浩然的《春晓》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洪皓的怀旧与孟浩然的田园诗相对比,前者侧重于情感的深邃与对现实的思考,后者则更多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恬淡。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放鱼矶 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其四 次曾宏甫见寄韵 三老亭 雪中次韵 谢送蜡梅三首 人日 次雪峰空老韵二首 其二 寒雨浃旬终不成雪 长至日述怀兼寄十七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鱼得水 规开头的成语 取青媲白 首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精雕细刻 肉攫 金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海枯石烂 典册高文 啁啾 包含佣的词语有哪些 元阳 装标垛 建之底的字 张牙舞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