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剪梅·斯布列河春泛

《一剪梅·斯布列河春泛》

时间: 2025-05-03 23:13:05

诗句

日煖河干残雪消。

新绿悠悠。

浸满阑桥。

有人桥下驻兰桡。

照影惊鸿,个个纤腰。

绝代蛮娘花外招。

一曲洋歌,水远云飘。

待侬低和按红箫。

吹出羁愁,荡入春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3:05

原文展示:

一剪梅·斯布列河春泛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日煖河干残雪消。新绿悠悠。浸满阑桥。
有人桥下驻兰桡。照影惊鸿,个个纤腰。
绝代蛮娘花外招。一曲洋歌,水远云飘。
待侬低和按红箫。吹出羁愁,荡入春潮。

白话文翻译:

春日阳光温暖,河岸残雪已融化,
新绿的草木悠然生长,浸润着桥栏。
有人在桥下撑着兰舟,
一照镜子,惊起水面上的鸿雁,个个纤细的腰肢。
绝代的美人向外招手,
一曲洋歌飘荡,水远云轻。
等我低下声来,轻抚红箫,
吹出心中的忧愁,荡入春潮。

注释:

  • 日煖:阳光温暖。
  • 河干:河岸。
  • 残雪:融化的雪。
  • 悠悠:形容新绿草木生长缓慢、舒展的样子。
  • 兰桡:兰舟,这里指的是一种小船。
  • 照影惊鸿:水面倒影惊起的鸿雁。
  • 绝代蛮娘:绝代的美女。
  • 低和:低声演唱。
  • 按红箫:弹奏红色的箫,古乐器。
  • 羁愁:羁绊的忧愁。
  • 春潮:春天的潮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飞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柔和而深邃的美。

创作背景:

《一剪梅·斯布列河春泛》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河流解冻,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受到自然的复苏与生命的盎然,借此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一剪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描述了阳光温暖的日子,河岸的残雪已经消融,象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接着,诗人描绘了新绿的生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在描写中,尤其是“有人桥下驻兰桡”一句,诗人通过“兰桡”这一意象,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此处的“兰桡”不仅是小船的象征,更代表着轻盈与优雅,浮现出一种恬静的生活场景。

“照影惊鸿,个个纤腰”这一句,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传达了对美人的赞美与欣赏。美人在水中的倒影与鸿雁相映成趣,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灵动。

后半部分的“绝代蛮娘花外招”,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美人的姿态和气质,展现出她的独特魅力。一曲洋歌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界限,展现出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情怀,水远云飘的描写更是增强了空间的延伸感。

最后,诗人以“吹出羁愁,荡入春潮”结束,既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也暗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体现出一种轻松而又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煖河干残雪消:描绘春日的温暖,暗示冬季的残留已经消失。
  2. 新绿悠悠,浸满阑桥:新绿的草木生长,桥栏边浸润着生机。
  3. 有人桥下驻兰桡:有人在桥下划着兰舟,增添了生活气息。
  4. 照影惊鸿,个个纤腰:水面映照出美丽的身影,惊动了鸿雁。
  5. 绝代蛮娘花外招:美人向外招手,吸引人的注意。
  6. 一曲洋歌,水远云飘:洋歌飘荡在水面,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7. 待侬低和按红箫:期待轻声演奏,传达内心情感。
  8. 吹出羁愁,荡入春潮:将忧愁吹散,融入春天的潮流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桡”比作美的象征,通过船与自然的结合增强意象。
  • 拟人:水面上的影像仿佛在“惊鸿”,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水远云飘”与“吹出羁愁”,展现了诗词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生活以及美好情感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而又深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
  • 兰桡:象征优雅与轻盈。
  • 惊鸿:象征美丽与灵动。
  • 绝代蛮娘:象征美的极致。
  • 洋歌:象征开放与包容的文化气息。
  • 红箫: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煖河干残雪消”的意思是: A. 河岸的雪已经融化
    B. 阳光很热
    C. 河水很冷
    D. 冬天还没结束

  2. “绝代蛮娘”指的是: A. 美丽的花
    B. 绝色的美女
    C. 兰舟
    D. 诗人本人

  3. 诗中提到的“洋歌”指的是: A. 中国的传统歌曲
    B. 外国的歌曲
    C. 乡村的歌谣
    D. 仅仅是春天的声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清平调》: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展现人情与自然的和谐。
  • 《清平调》:侧重于对美人和生活的歌颂,虽然主题相似,但表现手法更为直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西湖十咏 其八 南屏晚钟 西湖竹枝词六首 其六 西湖早春 西湖杂咏六首 西湖荷花有感 西湖别业 西湖感旧 西湖竹枝歌四首 其三 西湖山下梅花坞行可里许至陈御史园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率 养生丧死 云起水涌 禾字旁的字 片语只辞 重色轻友 停滞不前 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意乱心慌 无字旁的字 榡瓦 厄字旁的字 意结尾的成语 耳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丫儿 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