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

时间: 2025-07-28 17:31:34

诗句

洛阳陌上少交亲,履道城边欲暮春。

崔在吴兴元在越,出门骑马觅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1:34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原文展示: 洛阳陌上少交亲,
履道城边欲暮春。
崔在吴兴元在越,
出门骑马觅何人。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的街头交往的人少,
走在城边的小路上,春天即将结束。
崔氏在吴兴,元氏在越地,
出门骑马寻找能见面的人。


注释:

  • 洛阳:唐代的都城,繁华之地。
  • 陌上:指街道或小路。
  • 交亲:交往亲近的人,指朋友或亲戚。
  • 履道:指步行的小路。
  • 暮春:春天快结束的时候。
  • :崔姓,此处指崔氏朋友。
  • 吴兴:古地名,今属浙江省。
  • :元姓,此处指另一位朋友。
  • :古地名,今属浙江省。

典故解析: “崔在吴兴元在越”提到的两位朋友,崔氏和元氏,都是白居易的友人,反映了作者在异地思念朋友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人情世故,作品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孤独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交往疏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前两句“洛阳陌上少交亲,履道城边欲暮春”,通过描绘洛阳街道的冷清和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感叹和内心的孤独。后两句“崔在吴兴元在越,出门骑马觅何人”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暗示他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中却没有能够与知己相聚的机会。

整首诗构成了一个凄美的画面,诗人站在洛阳的陌上,春天的气息渐渐消散,但他心中对友人的挂念却愈发清晰。诗中蕴含着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人情味和对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洛阳陌上少交亲”:洛阳的街头很少有亲近的朋友,表现出一种社交的疏远。
    2. “履道城边欲暮春”:在小路旁,春天即将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崔在吴兴元在越”:提到朋友的所在地,显示出地理的距离和情感的隔阂。
    4. “出门骑马觅何人”:骑马出门,却发现周围无人,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崔在吴兴,元在越”,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春天的意象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而“暮春”则暗示着即将逝去的时光。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洛阳:象征繁华与人际交往的地方,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 春天: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但“暮春”又暗示着终结与失去。
  • 骑马:象征行动与寻觅,但最终却是无果而返的失落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崔”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浙江
    b) 江苏
    c) 四川
    d) 北京

  3. “履道城边欲暮春”中的“暮春”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结束?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

  1. c) 白居易
  2. a) 浙江
  3. a) 春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 诗词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白居易的《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均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但前者更多表现出豪放的洒脱,而后者则更显细腻的情感与沉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和八窗叔雪中登楼韵 八声甘州·仿离骚 醉蓬莱·有擎天一柱 过三衢道士郑云谷出示谢叔达诗因和韵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又用韵简朔斋 招里巷友和韵 水调歌头·佳月四时有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蟠松 水龙吟·元英燕罢瑶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药材 重担 目乱睛迷 包含忌的成语 穴宝盖的字 風字旁的字 通掌 鼠字旁的字 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孤技 匸字旁的字 热照 龜字旁的字 街头巷底 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囊底智 面是背非 芒屩布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