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2:57
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
作者: 白居易
经年不到龙门寺,今夜何人知我情。
还向畅师房里宿,新秋月色旧滩声。
饮徒歌伴今何在,雨散云飞尽不回。
从此香山风月夜,只应长是一身来。
石盆泉畔石楼头,十二年来昼夜游。
更过今年年七十,假如无病亦宜休。
经过多年的不曾到访龙门寺,今晚又有谁能理解我的情怀呢?
我依然在畅师的房间里过夜,新秋的月光映照着旧日的滩声。
与我同饮的朋友如今又在哪里呢?雨散云飞,往事已不再。
从今往后在香山的风月夜,恐怕只会是我独自一人。
在石盆泉边和石楼顶,我在这里游玩已有十二年。
今年我已经七十岁,假使没有疾病也应当适时休息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因病未能常到龙门寺的遗憾,以及在香山寺独宿时的孤独与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的《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孤独境遇的感慨。诗的开头,诗人以“经年不到龙门寺”表达了对龙门寺的怀念,同时也引出了对自身情感的思考。接着提到“畅师房里宿”,在独处的夜晚,月色和滩声交织成一幅静谧的画面,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第二联的“饮徒歌伴今何在”则引发了对逝去友谊的追忆,表达了对昔日欢聚的惋惜。诗人在此处以“雨散云飞”描绘出一种失落感,似乎在提醒自己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不再。
最后两联中,诗人自省已至七十,虽然没有疾病,但也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和需要适时休息的道理,流露出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悟。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显示出白居易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经年不到龙门寺,今夜何人知我情。
还向畅师房里宿,新秋月色旧滩声。
饮徒歌伴今何在,雨散云飞尽不回。
从此香山风月夜,只应长是一身来。
石盆泉畔石楼头,十二年来昼夜游。
更过今年年七十,假如无病亦宜休。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友情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接受,具有哲理性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饮徒歌伴今何在”中的“徒”指的是?
A. 酒
B. 朋友
C. 歌声
D. 旅途
诗中提到的“香山”是指?
A. 一座山
B. 一座寺庙
C. 一种植物
D. 一种气候